“八大居”
是老北京数家
“居”字辈儿的饭馆中
最有名的八家
一般认为是
福兴居、万兴居、同兴居
东兴居、万福居、广和居
同和居、砂锅居
这八家饭馆,各有所长
丰富了当时北京饮食的种类
如今,除部分仍在营业外
大部分已成历史
有些甚至没有可靠的
描述记录
很是遗憾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
老北京“八大居”中的
福兴居、万兴居和广和居
今天,文旅君为您介绍
同和居和砂锅居
同和居
同和居是一个北京城里老饭馆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年。
那一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张照片,技术原因,照片并没有留下来。然而那一年诞生的同和居的味道,却被厨师和食客们口口相传,记录了下来。
北京的老饭馆,大多是鲁菜。同和居也一样,这是一家地道的鲁菜馆子。不过,和其他鲁菜馆子略有不同的是,同和居的第一代大厨来自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当年那里叫福山县。
福山鲁菜自成一派,厨师擅长烹饪海味河鲜。所以,同和居很是有几道海鲜名菜,比如潘鱼、油爆双脆、绣球海参、烩乌鱼蛋、扒鲍鱼龙须。
同和居退休的六七十岁的老厨师,打眼一瞄海参,就知道是哪里的海参。
他怎么知道的?老师傅说了,干了一辈子,闭着眼睛摸都知道。四列刺儿的海参是中国海产的。六趟儿的是日本海产的。
同和居原来在西四南大街3号,后来搬家了,现在也有了分号,变化挺大的。也有没变的。牌匾上的字,依旧是书法家溥杰当年给写的字。百十年来,这字、这字号、这手艺,倒是没怎么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部门组织了厨师的学习班。将老字号的老厨师集中起来,向大家传授烹饪手艺,整理老菜的做法。那个时候的学员,就是80年代的厨师界的中流砥柱,也是现在的老师傅。是他们,留下了同和居的老味道。
比如著名的三不粘。
三不粘是鲁菜中特有的一道菜。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鲁菜要用到大量的鸡蛋清来挂糊,所以会剩下很多鸡蛋黄。扔掉太可惜了,厨师们就发明了三不粘这道菜。
鸡蛋黄,加水加绿豆淀粉加糖,下锅推炒,五分钟之后,液体就变为固体了。就是这么神奇。还不能眨眼,一眨眼,上一秒还是金黄色的液体,下一秒,就变成了一整块。
这个过程,需要厨师不停地翻勺,勺不离火,火不离勺,要翻五六百次。出锅的时候,一气呵成,出溜到准备好的盘子上,真正做到一不粘勺、二不粘盘、三不粘牙。
这道菜,在国际上相当有名。当年日本天皇为这道菜,派专人用保温桶买了带回日本。这算是最远的外卖了吧。现如今的同和居里,专门有一溜灶台,不做别的,只做三不粘,而且一天就做一百份,这传统的做菜手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失传。
同和居是怎么诞生的,抛开那些传说和戏说,总归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同和居一直发展到了今天,也同样是时代的需要。一个鲜活、充满生命力的老字号,是时间留给这座城市的礼物。
砂锅居
砂锅居,从兴起到名满北京,靠的是当家菜——“砂锅白肉”。
砂锅白肉
在北京,可能在别的饭店里,也能吃到这道菜,但是,唯独砂锅居出品的“砂锅白肉”,与众不同。
因为砂锅居的白肉,跟清朝皇族祭祀有很大的关系。清朝的皇室在特殊的日子都会举办萨满祭祀的活动。活动中的仪式,有一项是“摆牲”。这摆牲,就是要把去皮煮好的猪肉,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后,再举行祭祀活动。
活动还包括“吃肉”。这个肉,就是萨满祭祀中,摆放过的肉。
所以,这个时候,“吃肉”就不能简单地叫“吃肉”,而是被称作“吃神余”。这是祭祀活动的一部分。
清代宫廷里的萨满祭祀非常频繁,每天都要在坤宁宫举行祭祀礼。普通的满人百姓人家,在重大的时刻,也会有萨满祭祀的活动。但是,祭祀这种精神层面的活动,大概是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吧,所以,要说规格高、品质好的“摆牲”,肯定还得是皇家的。
皇室的祭祀活动如此频繁,“神余”吃起来,估计是有点压力。吃不完怎么办呢?
历史往往是小人物创造的。这个时候,思想活泛、颇具经济头脑的劳动人民就登场了。
西四地界儿,缸瓦市附近,有不少座王府。礼王府、定王府,远一点的恭王府,这些个王府里的“神余”,极有可能就是通过这一带王府里的工作人员,以某种形式,流传到了民间。
有一种说法,是定王府里的更夫开了先河。据说,乾隆年间,定王府的更夫,在王府的更房外墙,开了一个小店。卖的就是王府里的“神余”,也就是煮好的去皮猪肉。由于肉质好、做法讲究,所以,生意是越来越好。
当年还有人写诗:“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您看,这里头说得明明白白的,去缸瓦市吃白肉,日头刚出来的时候到,这就算来晚了。
这家小店叫和顺居,就是砂锅居的前身。
由于砂锅居的煮白肉,源自萨满祭祀的“神余”,所以,只有他们家的这道菜,白肉是去了皮的。这个规矩一直沿袭保留到今天。
即使,和顺居后来改名叫砂锅居,地址也从原来的定王府更房外墙,迁到了今天的位置;来吃砂锅白肉的人从穿长袍马褂,变成了牛仔T恤衫;人们的联络方式从写信,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