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代下馆子场景旧照片,3元下馆子

70年代,国营食堂占主导地位,同时使用粮票,家庭条件基本上差异不大。当时就算有钱也没有粮票的话也无法去饭店用餐,只能凭粮票购买主食。很多家庭实际上粮票并不充裕!因为下馆子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过日子好的人才会去饭店用餐。结婚的时候都是在家里自己做饭。那个时候去一次饭店,感觉非常幸福!

上世纪70年代就餐情况那时候,每月的工资是多少?(不涉及农民的年收入)大多数人的工资平均在三四十元左右,而八级工资只有七十多元。工资大约30元,每人还能得到大约24斤的粮票。30元的工资被认为是中等水平,在初入职场的劳工每月收入只有16-17元。按照收入比例计算,当时的食物价格非常昂贵,许多人无法承担得起。在那个时代,一个农民要想挣五毛钱比现在挣一千元都困难。那个年代的农民只能每天干两三角钱的活,除非出远门,否则没钱去餐馆吃饭。

根据工资与物价指数和商品价格,当时的物价非常高。那时候的物价确实不便宜,一辆自行车要一百六七十元,缝纫机要一百四五十元,而且还需要凭票购买。那时候的学徒工一个月只能拿到二十块左右的薪水,要攒几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件产品。仔细按比例计算,你会发现,那时一辆自行车的价格相当于现在四个轮轮车的价格......

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大多数家庭都有很多孩子,一般是五六个,有些甚至有七八个。而家庭中只有男主人一个人能够赚钱,因此对于这七八口之多的大家庭来说,只有一个人挣钱养活所有人。这样的生活条件肯定很差。相比之下,现在如果有两个人上班来养育一个孩子,生活就会非常好。可以说,那时候生活条件差主要是因为家里孩子多所致。

那个时候,一家人养活起来需要中等水平工资29.5元。一碗阳春面的价格是8分钱,肉丝面则是0.13元,比较好的菜也不会超过两角钱。散酒九分一两(我们称为一毛找)。一分钱可以买两只熟土鸡爪。素面条需要二两粮票,八分钱一碗。肉丝面则需要二两粮票,一毛二一碗。去粮店用粮本购买大米需要一毛八分一一斤。茅台酒一瓶价格是8元1角5分钱。汾酒的价格是两块六,牡丹烟是五角一,群英烟是四角七。往事难忘,那时候的馒头很香,面包一角五分又又大又甜!冰棒的价格是三分五分,唉!

传统的供销社餐馆,我只记得曾经买过一个肉包子,花了九分一两的粮票。那应该是我小学时候。咬下去时,那股香气充盈口腔,至今无法忘怀它的味道。三分钱一个玉米饼,四分钱一个馍,三分钱一个熟兔头,但那时的饭菜真的很美味;葱香、肉香、面粉香,回味无穷。当时总觉得那个时候很便宜,但如果按照当时的收入来计算,并不便宜。那时的饭店一进去就充满了香气,现在的饭店再大也没有那样的香气了。不是因为有馄饨、饼香,而是平时吃不到好东西,一年能去吃一两次饭店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三元钱足以享用一顿丰盛的饭菜吗?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如今,五千元工资的十分之一是五百元,与过去三元钱大吃一顿相比,现在的餐菜要好得多了。换句话说,过去的三元钱相当于年的五百元。那时候,去城里吃一顿饭,先付票钱和粮票,等待桌子和椅子,服务员会喊号让顾客自己去窗口取饭菜。当时服务员不会把菜送到桌子上,而是叫号后凭票去柜台取。

七十年代,学徒的月工资是18元。学徒满三年后,月工资增加到36元。吃一顿饭花费4-5元。你觉得这个价格贵不贵?现在吃一顿饭要花四五百块钱,而且现在转正后的工资不止元,而且当时4-5块钱的饭菜种类肯定没有现在四五百块钱饭菜的丰富多样。5-8元已经可以算是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有多少人舍得去吃呢?

那是你就算有钱也不能没有粮票,还有一点,当时人们对于去饭馆吃饭的观念不太接受,主要原因是倡导节约。当时谁有能力去呢?工资只有30多块,家中有老人和孩子。记忆犹新,一年也就几次,那种味道。你现在可以每顿都去饭馆,那时候一年能去几次呢?

有多少往事仿佛刚刚发生,有多少朋友仿佛仍然在身边,记忆犹新!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了,那时候被称为贫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过去的时代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但这些都是过去的历史,永远不会重来!

说再多也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理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时光已经过去无数次,那些懂得的人都已经年事已高,只能把它们当作美好的回忆了。希望大家过上美好的生活,怀念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