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该平台将打造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
我国的桌面操作系统起步较晚,此前,大部分计算机用户使用的都是国外进口的操作系统,国家的信息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近年来,我国的国产操作系统逐渐普及,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尚待突破,“开放麒麟”开发者平台将通过开放操作系统源代码的方式,让更多的开发者共同参与国产开源操作系统的开发。“开放麒麟”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创新发展。
浙江
血管网络是机体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及代谢产物的主要系统。血管生成对于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再生生物学研究所余路阳-裘聪课题组成功揭示SUMO化系统调控血管生成核心通路的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血管内皮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动态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血管生成核心通路VEGF/VEGFR和FGF/FGFR的平衡,进而使机体完成不同微环境下的血管生成。该研究揭示了血管生成信号网络未知的协同机制,阐明了SUMO化修饰在血管发育和修复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PNAS。
国内
1.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张衍国教授、周会助理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水热转化的研究工作上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通过解耦水热反应中的温度和压力,实现了纤维素的低温快速转化,并深入探究了纤维素的水热转化机理,拓宽了生物质水热转化领域的认知边界。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显示出更高的能源效率,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2.湖南大学聂舟团队开发出一种抗体和可编程DNA纳米组装的嵌合物,巧妙地激活T细胞以精确靶向癌细胞。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杂交结合物,该结合物使用点击型DNA-蛋白质结合物为T细胞结合抗体配备两个不同的可编程DNA纳米组装体。通过在动态DNA电路中集成多个适体抗原识别,在高阶逻辑运算后实现了对癌细胞上三重抗原的组合识别,以选择性激活T细胞,从而潜在地杀死癌细胞。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3.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发现,基因融合是水稻及其近缘种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研究人员利用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中稻属的多个基因组数据,在最年轻的分支上选取了4个目标物种,共鉴定到个融合基因。团队进一步以粳稻为例,分析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融合新基因与其母基因有相似的表达模式,约三分之一的融合新基因具有分化的新表达模式。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敲除实验表明,无论表达模式分化与否,融合基因都能介导表型效应,从而影响物种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
4.中国医院研究员石莉红团队成功找到能“调控”免疫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人类有核红细胞。研究团队首先通过收集人体多个发育阶段的红细胞进行单细胞RNA-seq测序分析,绘制出了人类红细胞分子“全景图”,发现人类红细胞存在发育阶段维度的差异。进而基于转录组数据对各个红细胞亚群进行了定义,通过分析找到了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红细胞亚群中特征性高表达的基因CD63。此次研究为红细胞体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望助力未来批量体外生成红细胞,解决血液短缺问题。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免疫学》。
国际
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尼哈尔·阿尔坦-邦尼特(NihalAltan-Bonnet)和同事进行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这类胃肠道病毒或能通过唾液传播。研究发现,在小鼠幼崽接种了鼠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的几天之后,这些小鼠的母亲也出现了感染的迹象。研究人员在小鼠母亲的乳腺中发现了来自鼠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的基因组RNA,说明乳腺或许是肠道病毒发生复制的部位,进而提示小鼠幼崽吮吸乳汁可能是一个传播途径。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这类病毒此前未知的一个传播途径,或表明遏制病毒传播的举措需要采用更好的卫生技术。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
2.德国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携手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铜铟二硒化物(CIS)串联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25%,为迄今同类产品最高值。这款太阳能电池柔韧轻便,用途广泛,有望应用于车辆、便携式设备和可折叠设备内。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ACS·能源快报》。
3.加拿大科学家利用支持微流体的柔性机器人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假肢,有望大大减少脚踝和膝关节截肢患者的皮肤溃疡和疼痛。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使执行器小型化的方法,并设计了一个带有10个集成气动阀的微流控芯片来控制假肢窝衬垫中的每个软流体执行器,使其能够根据残肢的解剖结构充气至不同的压力,以减轻疼痛并防止压疮。整个系统由一个微型气泵和两个向微流控芯片提供空气的电磁阀控制。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生物微流体》。
4.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在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开发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系统方面取得新进展。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从聚合物基材制备具有可调性能的纳米纤维的技术,运用该技术制造的静电纺丝材料相比传统材料在透气性、生物兼容性和充电储能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该技术有望成为一种多功能、可行和廉价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APL生物工程》。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