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社区食堂圈粉年轻人带你实地探访川

近日,一种新的消费趋势正在成都年轻人中兴起,那就是社区食堂。事实上,社区办食堂并不是一件新鲜事,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老龄化社区配备的养老食堂已经在各地稳步推进。

如今

以“小食堂”助力养老“大民生”的社区食堂

却频频“圈粉”年轻人

成为年轻人聚焦的“网红餐厅”

社区食堂究竟为何频频“出圈”

受到年轻人追捧?

是否能真正托起“舌尖”上的晚年幸福?

对此,川叔知民生栏目组

深入成都市多家社区食堂走访

圈粉年轻人!

社区食堂成为上班族的“首选”

每日菜品轮换、炒菜机器人自助做饭、开放共享厨房服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的R29社区智惠食堂刚刚开业便人气爆棚,前来就餐的不仅有周围居民和附近的上班族,还有许多慕名前来打卡的人。

上午十一点半,不同于附近别家餐馆的门可罗雀,R29社区智惠食堂外早已排起了一条长长的“人龙”,不仅有周围居民、附近的上班族、以及慕名前来打卡的人就餐,现场还有许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在此就餐。

餐厅内有烧菜、凉菜、蒸菜等近二十种菜品可供选择。价格方面,一荤两素13元、两荤一素15元、两荤两素17元。

走进就餐区,一张大圆桌上十个埋头“苦干”的小脑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些小朋友大概5、6岁的模样,每个人都专注地吃着餐盘里的饭菜。

“我们是做暑假托管的,从开业就一直在这里吃饭,这里比较干净卫生,营养搭配也比较丰富。”新艺代艺术中心的韩樱老师一边招呼着就餐完的小朋友,一边告诉记者,他们招收的都是住在附近的暑期学童,孩子们的父母也知道他们在此就餐,“家长觉得既卫生又实惠,挺放心的,孩子们也很喜欢。”

“在这里吃饭就很方便,而且菜也很好吃、价格很适合,我前后差不多充了七八百块钱。”王雅玲在R29片区的商贸企业工作,每天都会到R29社区智惠食堂就餐,“环境跟价格比较吸引我,我单独点一份外卖价格会更贵,这里每天的菜品都不一样,选择又多、价格又便宜,赞!”王雅玲开心地向记者表示。

由于附近有多个写字楼,像王雅玲这样的年轻化就餐群体是食堂的主要客源。社区食堂负责人苟思鹏告诉记者,R29社区智惠食堂自5月16日开业以来,每天的客流量平均在-人左右。

“因为性价比高,大家都愿意选择,而且我们有个五星级厨师带领的团队在做菜品研发,菜品做到每日轮换,所以客人都比较满意。”苟思鹏说。

此外,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等群体,食堂长期提供9折优惠。据系统统计,目前食堂已接待了六万多人次顾客。

“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做到了盈利,只是不像别的餐饮店利润那么高,因为我们坚信面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未来趋势。”苟思鹏说,R29社区智惠食堂是他们运营的首个社区食堂,期望可以探索出可复制的模式,在成都更多的社区推广。

苟思鹏还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还将开放早餐供应,并增设米面粮油零售。

省心省时还省事!

社区食堂解决老年群体的就餐需求

社区食堂受到年轻人热捧是好事,但大量年轻人的涌入,会不会使本是为助老服务的食堂“变了味”?助老服务跟不上怎么办?

对此,记者来到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的机场路社区食堂实地探访。“社区食堂的主业是服务老年人群。”据食堂负责人王允靖介绍,他们会通过对时间段和价格的调控,来充分保障老年人在店就餐的权利。

“社区食堂的成立,是对老年人的特别关心、特别照顾,这里菜饭都很好,物美价廉。”在机场路社区食堂里,76岁的社区老人蔡述碧正在就餐,连连称赞社区食堂办得非常好。

65岁的退休教师袁伟光是这里的常客,他对此深有同感。“平时一个人在家,饭菜弄多了容易剩,况且味道也没有这里的好。”袁伟光说,他基本上每天都在社区食堂吃,比在家做或点外卖的成本要实惠很多,来了就吃,吃完就走,省心省时还省事。

机场路社区党委书记黄勇淇介绍,机场路社区常住人口约7万人,其中老年群体超过20%。今年以来,社区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独居、特殊老年群体存在做饭难、吃饭难等问题,在进行多方考察后,便萌发了建立社区食堂的想法。3月初,机场路社区食堂应运而生。

社区食堂由机场路社区联合社会企业打造而成,以服务社区老人为主,同时也为周边居民、上班等群体提供餐饮服务。敞亮的就餐区十分精致,设置近40个固定餐位,占地约平方,提供早、中、晚餐服务。糖醋里脊、红油鸡块、白灼菜心……在食堂里,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菜香味。

如何让老年人从“吃得到”到“吃得好”?社区食堂通过标准化打造厨房,食堂内所有菜品都结合营养师建议,由专业厨师搭配,分为川味和清淡两类。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所有食品均可溯源,设置有专业的留样冰箱。

社区食堂两荤一素一汤套餐原本是20元一份,60岁以上老年人在享受相应优惠之后是15块钱一份。

“目前单日可服务至人次就餐,其中老年人占40%左右,既有堂食服务,也有配送服务。”食堂负责人王允靖说,接下来还将充分发挥“微网格”的力量,每月选择20至30名孤寡、困难老人实行免费用餐兜底,同时添加智能设备等设施,进一步延伸社区食堂的服务深度和广度,让老年人实现“食有所依”。

小食堂,也是大民生。距离家近、菜品丰富、价格实惠、干净卫生,成为周边许多老人选择来食堂吃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社区食堂在服务老年群体就餐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社区党委副书记袁井泉告诉记者,社区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扩大食堂点位布局,全力惠及更多老年群体,不断提升幸福感、满意度。

来源

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

王梓菡

特约通讯员

吴江

编辑

许可人

图源

部分图片由机场路社区提供

在主页中点击“设为星标”,更快接收最新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