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华人自述病毒引发排外情绪,我们只能抱

冰川思享号特约撰稿

安德鲁

年3月20日,澳大利亚宣布正式关闭国境,至少为期六个月,除了澳洲公民和居民,其他人员一概不得进入澳大利亚领土。

总理莫里森说:“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澳洲百年不遇的大事件!”

说实话,读着这条新闻,看着朋友圈的一片哀嚎,听着八十九岁巴菲特的惊呼,我反倒有点悲壮的激动。

▲澳洲总理莫里森

千辛万苦返回澳洲

春节前回国的那段美好假期,转眼恍如隔世,记忆里剩余的都是新冠病毒。

第一次感到疫情逼近,是我去家乐福采购年货,看见很多人戴口罩,这才警觉起朋友圈的点滴信息。

从1月20号起,已有不少国际航班被迫取消,而我们购买的是1月26号大年初二返澳机票,能不能顺利入境?要不要改签提前飞?

日历上的那些数字,成了我和太太心里的轮盘赌。那一周的纠结,简直度日如年。

▲澳大利亚机场(图/图虫创意)

直到航班降落在墨尔本机场,海关善意地发给我们中英文疫情提示单,那10个小时戴着N95的窒息感和恐惧感,烟消云散。

摘下口罩我贪婪吸着南半球夏天的炎热空气,有一种逃出生天的舒畅。

可笑世事难料!网络段子说得好,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满全场。

2月初,国内疫情暴发,我们庆幸及时离开,在澳洲边喝咖啡边看电视新闻里,墨尔本机场滞留的数千留学生被阻止入境。

不曾想3月初,中国动用举国之力基本控制了疫情,澳洲却拉响警报,悉尼大批留学生开始踏上逃回中国之路。

门可罗雀的华人餐馆

回头看澳洲华人这两个月的处境吧。

据说网络上有个福建人,炮制几十条雷同的“海外华商太难了”的公号文章骗取流量,搞笑之余觉得此人颇“有才”。

疫情当下,这个题目放到哪里看起来都是对的。可惜我没看到他写澳洲,其实澳洲华商处境也很难。

春节时段本是旅游旺季,但老外知道华人餐馆是危险区后,唐人街顿时就空城了,中餐厅门可罗雀。

▲澳大利亚当地的中餐馆(图/作者)

在墨尔本东区,有号称小上海的BoxHill和小香港的DonCaster,平时人流如织,沿街商铺都是中国各地美食餐饮,宵夜的霓虹灯闪烁到凌晨两三点,但今年春节连人影都没了。

2月13号,墨尔本最老牌中餐馆“食为先”宣布倒闭关门,这可是唐人街美食标杆啊,是当年我初来澳洲慕名品尝的第一家中餐馆。它的门前经常排长队,也是唐人街的一道风景线。

总说民以食为天,经济再萧条,中国人聚众吃喝的习性不会改,不想老牌餐厅这次倒在新冠病毒下,墨村的中文媒体为此长吁短叹了好几天。

网红餐厅如此,想来其他的华人商铺处境更难了。

为此澳洲总理带着议员们亲临华人社区用餐,鼓励民众支持华人餐饮业,但结果收效甚微。

我们大年初二回澳,还没赶上政府要求居家隔离的硬性规定,但我太太是个重视法规的人,她写邮件给校长,说我们孩子自愿隔离在家两周。

为此我们足不出户,完全依靠外卖来支撑日常所需。

▲澳大利亚的中餐馆(图/作者)

说起澳洲外卖,真的比中国落后十年,老外餐厅这么多年来还是仅限于送披萨,而华人经营者模仿国内饿了么和美团模式,打造了澳洲的外卖APP,手机下单支付,外卖送餐上门,便捷性远远超过老外。

中餐品种丰富,烧腊炒菜火锅麻辣烫都能送上门,从中午到半夜两点外卖人员随时开车送货,那两周里孩子们算是把墨村好吃的餐厅都点遍了。

但是光靠外卖根本挽救不了实体饭店的危局。

隔离满14天当晚,我忍不住开车去了一家著名的港式餐厅买烧腊盒饭,这是平日很难订位的网红餐厅,此时空荡荡,灯也没有全开。

六十多岁的老板和伙计两个人为我配菜装盒的空隙,我问他,每天应该有一两百盒外卖吧?至少可以弥补租金?

老板长叹一声说,一百都没有,我看他抽搐的脸,心想也是,这几份烧腊盒饭钱哪能和围桌堂吃的焗龙虾皇帝蟹东青斑相比呢。这个疫情再维持两个月,恐怕所有中餐厅都得关门。

澳洲为什么不停课

澳洲华人生活重心,基本围着孩子们转。妈妈们最担忧的是孩子们要不要继续去学校。

澳洲政府的奇葩之处是,既然都封城锁国了,美术馆音乐厅酒吧都关闭了,企业也尽量居家办公,但是总理始终强调学校不得关门,总理警告,如果停课关校,政府将不再支持经费。这政策据说是学习新加坡经验。

照我猜,更主要的原因是,澳洲本地的妈妈大多需要上班,如果学校关门停课,妈妈们留家看娃,生活相关的工厂商店人员不足,物资就要缺货断供,这方面澳洲经不起这样的重创。

▲囤积的物资(图/作者)

另外一个理由是我听一位小学校长说的,华人家庭希望上网课,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电脑和iPad。白人工薪阶层,一般都有两三个孩子同时上学,他们很多没有电脑和iPad,或者仅有一台电脑,上网课对他们来说是窘迫和不公平的,政府要保护他们的权利。这倒是挺人性化的理由。

疫情下半场,要不要返回中国?

那么,疫情进入下半场,西方国家面临封城封国经济停摆,华人会有危险吗?到底要不要尽早返回中国呢?

这再次成为我和太太纠结的大问题。女性是感性的,她们会在妈妈群里互相讨论,抒发焦虑。而我则偏理性,我列出几个问题问自己,同样我也问了熟悉的家庭医生、商铺老板和学校校长。

一、澳洲会像意大利那样疫情爆发吗?

我看不会。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孤岛,四面临海,不像意大利随便开着车可以逛遍欧盟。政府只要下令闭关,任何病毒都不可能进入澳洲国境。

医生对我说,澳洲年平均气温在27℃左右,夏季高温对于病毒肯定有抑制作用,全澳80%的病例都是输入性的,几乎没有明显社区传播迹象。

▲澳洲的海滩(图/图虫创意)

比如3月6日,在墨尔本富豪区开诊所的一位70岁医生从美国旅游回来,被确诊新冠阳性,因为等待检测那几天没有自我隔离,接触了七十多位病人,引起富豪区客户的一片惊恐,医生被政府点名批评,面临吊销执照,但是并没有后续感染的报道。

这样的室内近距离密切接触,老外也根本不戴口罩,但还是没有人被传染,说明气候还是起到了作用。

而目前澳洲之所以有上千的病例,失误在于前期没能及早封锁国境。

目前,欧美输入病例占当地全部确诊人数的70%以上。

3月初,墨尔本蒙巴节、F1拉力赛、自行车裸骑游行照常举行。据说意大利宣布封城之后,有一万多游客逃来澳洲参加F1的狂欢活动,病例就此开始大规模的增加。

好在澳洲地广人稀,总共才两千多万人口,比上海人少,全部分散在沿海周边,森林和沙漠占据了绝大部分国土,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空气净化器。最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分别才万居民。

在我居住的街区,除了商场里,走在街上可能十分钟不见一个行人,这样的环境,想要飞沫传染也有点难。

所以老外不戴口罩,是可以理解的。

二、澳洲的医疗资源能够对付新冠疫情吗?

首先澳大利亚医疗整体水平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英国。什么癌症神药、电动心脏起搏器,都是澳洲发明的。澳洲的医疗福利也是全球第一位的。

目前确诊病例,绝大部分都安排居家隔离用药,然后就痊愈了。用什么药呢?据说是澳洲百搭神药“Panadol”,专治头疼脑热的家庭常用药,3.5澳元一盒,相当于中国的感冒灵那么普及吧。

当然这只是轻症患者。重症患者来看,治愈率也很高,目前死亡只有7例。

按照正常的人口比例配置,一旦疫情大爆发,医院床位是远远不够的。好在3月初,莫里森政府就宣布拿出亿澳元抗疫补贴,征用体育馆和展览中心,建立医院,这个措施获得全澳人民一致点赞。

三、澳洲封城会造成物资匮乏吗?

前总理霍克曾经骄傲地夸口,澳洲人民可以躺在自然资源上无忧无虑地生活五百年。也就是说,人家虽然不勤奋,但是人家有矿啊。

澳洲是森林大国,也是农业大国,还是畜牧业大国,更是海洋资源大国,什么都不会缺。

当然这次澳洲大妈抢厕纸大打出手也成了全球笑话。记得2月份,华人开始囤货时,老外在翻白眼。3月份老外抢购厕纸时,华人在翻白眼。

互相嘲笑来自于互相不理解,虽然我至今还是不理解抢购厕纸的意义,但是各大超市的货架上,厕纸、厨房纸、面巾纸确实空空如也。

▲空空的货架(图/作者)

电视新闻告诉民众,澳洲是森林大国,有充足的厕纸生产线,不用担心不用囤货。

只是这些养尊处优的超市老板和员工,商业意识太差,或者他们对于商机根本不在意,既没有提前备货,也不愿连夜加班补货,而是等到两周后,才逐渐跟上节奏。

反观我家附近的华人小超市,店铺不足一百平米,从消毒液洗手液厕纸,到酸豆角豆瓣酱老干妈,挤挤挨挨堆满屋子,卖相难看,但是让人温暖。

华人店老板天天开车出去找货进货,毕竟疫情就是商机啊。老板娘一般都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