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一座有足够历史厚度的城市。走在武汉三镇,随便拎出来一条街道、巷子,就有上百年的风云历史。汉口的汉正街、花楼街,武昌的胭脂路、粮道街等,让人耳熟能详。可是,偏偏武汉三镇中历史最悠久的汉阳,最容易让人遗忘。
你知道吗,在汉阳的街巷里,藏着武汉最古老的一条街道——没有之一。它就是我们下面要提到的西大街。
西大街位于汉阳的北城巷与归元寺路之间,呈东西走向。要追溯西大街的历史,还得从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说起。在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伯牙和钟子期在汉阳不期而遇,碰撞出一段“高山流水识知音”的传奇故事。
那时候,钟子期是汉阳的一个樵夫,以砍柴营生。钟子期从山上砍柴后,背到山下的集市去卖,这个集市,便是西大街的前身。
唐朝时期,汉阳成为一座人口聚集、商贸繁荣的城池,城内人口迅速增长,达到了数万人。彼时,汉阳分为皇城(内城)、中城和外城。从皇城的西门出来就是西大街。西大街属于中城,主要是商人居住的地方。西大街的终点有一座横跨护城河的桥,叫西门桥,过了西门桥就属于外城的范围。
西大街正街的长度并不算长,总共只有几百米。可是,穿插在西大街正街的巷子、胡同,有二三十条,如段湖巷、元妙巷、蛤蟆巷、青石巷、小桥巷、邬家大巷、育婴巷、五显巷、杜家巷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西大街的商业生态系统。
西大街的商业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当年,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创作出名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城市面貌。另一名南宋著名画家赵伯驹,则亲自来到汉阳西大街等地写生,留有一幅《鹦鹉洲图》。如今,这幅传世名作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走在西大街,街道两边挤满了各式店铺门面。这些店铺的规模都不算大,但种类齐全。有杂货铺、床罩厂、香铺、伞铺、茶馆、牛杂店、早餐摊点、照相馆、文具店、自行车修理店、理发店、服装店、眼科诊所、豆腐店、建筑行、当铺、猪肉铺、糕面铺、篾货铺、鞋铺……街上还有一所西大街小学,附近还有一所三十二中学。许多汉阳人,从小就穿行在西大街上,闻着餐馆里散发出的阵阵香味,一晃就长大了,回首恍若隔世。
西大街上有不少陪着汉阳伢长大的店铺。
比如,祁万顺酒楼。祁万顺酒楼创立于年,是一家百年老店,原来在汉口大智路营业,年迁来汉阳西大街。多少汉阳人对祁万顺酒楼里的鱼糕和蒸饺念念不忘?
再比如,仙桃园餐馆。仙桃园餐馆有两道招牌菜,一是爆京片,二是烧奎丸,味道非常好,吸引了各方食客。遗憾的是,上世纪70年代后,仙桃园餐馆风光不再,逐渐消失了。它的原址变成了民宿,住着南来北往的人。
在西大街的东口,有一家显正百货商店,里面经营的商品种类琳琅满目,现在的超市所不能比较的。在上世纪60、70年代,这里除了日用百货外,还销售水缸、蜂窝煤、煤球炉,以及螺纹钢钎、铁锤一类的工具。
西大街上有一处白鹤井,因清晨水井上冒出的水汽神似白鹤,因而得名。一个姓文的老板开了一家茶馆,从白鹤井取水,命名为“白鹤茶馆”。后来,白鹤井在修路时被填埋,白鹤茶馆改用江水,仍然不改名字。茶馆的生意向来很好,喝茶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不谈天不谈地,谈的是生意。
在上世纪50、60年代,汉阳有一家东方红床单厂,就位于西大街。当时,东方红床单厂生产的床单质量好,是武汉最紧缺畅销的商品之一。许多新人结婚,最想要的就是一床色彩鲜艳经久耐用的东方红床单。
西大街最著名的,要数旧壁残垣上的壁画了。
从年开始,西大街就有了拆迁的规划。从小就在西大街上长大的易小阳听到了拆迁的消息,怦然心动。为了记住童年的记忆,易小阳在街边的一道墙上,画了一幅涂鸦作品,反映西大街的旧日时光。街坊邻居看了,赞不绝口。
在街坊邻居的支持下,易小阳再接再厉,将一段多米的墙壁画成了“绘画墙”。上面,有早餐摊、水果摊、铁铺、秤铺、修鞋铺,各种手艺人,以及生活在这条街道上的街坊邻居。漫步在这道“绘画墙”上,西大街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落,一一显露在笔下,勾起了众多汉阳人的美好记忆。
据媒体报道,西大街被拆除后,将打造成武汉最大的商业步行景观街,期待更为壮美繁华的西大街早日回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