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败局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把餐饮帝国做跨的

本期导读: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回看那些餐饮大佬曾经的激荡岁月,复盘它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穷途末路的。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40多年里,社会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很多市场机会,也让无数企业分崩瓦解。

不少餐饮企业经历着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一些曾轰动餐饮圈的品牌跌落神坛的现象也此起彼伏。

这些餐饮品牌大都出生在一个充满暴利的年代,轻易可以攫取到巨额利润,能从身无分文成为造富奇迹,登顶巅峰。

但随着时代理性的回归,他们都没有顺应时代变化,最终只拥有一段烟花般的瞬间璀璨又归于寂寞的命运。

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他们过去激荡岁月,甚至是遗忘了他们的失败。但是,失败是后来者的养料,通过研究他们失败的案例,或许能让后来者少遭遇几个“经营陷阱”,少付出几笔高昂的学费。

本篇文章将对五个经典的案例做研究,回看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餐饮企业的崛起,到巅峰,再到坠落,最终消亡的过程,最后总结出他们共同的“失败基因”。

01谭鱼头:没有永远的火锅之王

年出生的谭长安是谭鱼头餐饮帝国的掌舵者,年从部队转业后创办了谭鱼头品牌。

彼时,海底捞的张勇还在四川简阳四知街经营第一家海底捞,亲力亲为做服务,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

年,谭鱼头年收入5亿元,全国拥有家店,遍布大江南北。品牌巅峰时期拥有近百亿资产,上万名员工,厂房数百亩,谭鱼头的火爆一度让鱼火锅这个品类走向巅峰。

01开创一次性清油锅底

年,谭长安毕业后入伍,18年的参军经历十分精彩。入伍不到三个月,就赶上了中越反击战,先后参加阴山、老山等4次战役,多次获得二等功。战火停熄后,就被调往新的军区办事处。

年轻时谭长安与新加坡合资方代表合照

年从部队转业,被分在一家地方航空公司,但他只待了一个星期,便决定经商赚钱。

为什么选择做鱼头火锅?

当时谭长安请外地朋友吃当时成都流行的鱼火锅,灵感乍现,发现市场上都是卖鱼火锅的,为什么没有卖鱼头火锅的呢。

年冬天,谭长安用元转业安家费,在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小巷子里开起第一家谭鱼头火锅。

在近期抖音短视频里,他清晰地回忆着谭鱼头创立的情形:品牌诞生于四川火锅无人问津的时候,当年地沟油事件导致整个行业谈火锅色变,更别说吃火锅了。

谭鱼头火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开创一次性清油锅底,顺应市场发展,绝处逢生,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消费者。

那时候的谭长安做事总是亲力亲为,亲自跑到水库找鱼,尝遍全国各地辣椒,只为做好每一份产品。

为了营造干净放心的用餐环境,谭长安把厨房拆掉换成透明玻璃,鱼头现场宰杀,每个锅底都是单锅现炒,实打实用口味征服了消费者。

当时第一家谭鱼头是家只有20张台的小店,却天天爆满。很快,谭长安就赚到人生第一个万。

不到半年,满大街冒出不少鱼头火锅店,为了赶超对手,谭长安加快分店的布局,快速在四川经济走廊、德阳和绵阳开了4家分店。

一年后,成都大街上不少烧鸡公火锅店火了,这对谭鱼头冲击非常大。年6月,谭长安做了个决定:离开四川,去北京。

图片来源:网络

谭长安在北京东直门开了第一家店,生意还算不错。当时一个开火锅店失败的安徽人找上门,希望与谭长安合作,他只需要提供商标、配方和管理,对方提供设备和铺面,不出一分钱就可以拿35%-55%的股份。

合作方案听起来不错,于是谭长安与对方在亚运村开了第一家分店。一年不到,这个合伙人就赚了0万。

听到赚钱的消息,一百多个合作商纷纷找来。以同样的方式,谭长安用5个月就开了11家店。

不到3年的时间,谭鱼头在全国58个城市开了90家连锁店。年底,谭鱼头的年营业额突破3亿。

当时因为特许经营开放太快,导致门店口味、服务参差不齐,有些加盟商不缴纳品牌使用费,甚至还有些加盟店厨师长与加盟店老板反水,解除合作自立门户。一夜之间,谭鱼头所剩无几。

谭长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收回战线,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收回加盟门店,并推出“四个统一”:统一菜品、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时间。

同时,还将服务进行标准化,开创了“必须5分钟让顾客吃上火锅”的服务流程。

后来,谭鱼头开启开挂模式。年扩展海外市场,成为第一个进入台湾市场的内地火锅品牌;年底,谭鱼头营收突破5个亿。

谭鱼头火锅的香港门店,图源:网络

年,香港第一家谭鱼头分店在铜锣湾开业。其实早在年,谭长安就赴香港成立香港谭鱼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后面的借壳上市埋下伏笔。

年,谭鱼头年产值达8亿元,谭长安则以20亿元的财富杀进福布斯富豪榜。

年7月,新加坡首店隆重开业,谭鱼头走出国门。当时,谭长安定一个宏伟的目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谭鱼头。

02两次借壳上市未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谭鱼头正真走下坡路的原因,谭长安清晰地的总结到:是因为想上市。

谭鱼头在香港成立集团公司,目的就是为了上市,当时会计事务聘请的是顶级的普华永道,全部准备都是按照上市规范来规划的。

年,第一次想借壳。当年谭长安准备用2.38亿港元买下福记食品,当时与他争抢的还有真功夫、俏江南,但最终却被安徽创投收入囊中。

年,第二次想借壳。在一次飞机途中,谭长安遇到一位成都老乡,攀谈中了解到这位老乡在香港有家制药公司——维奥集团。

谭长安悄悄地准备以2亿多港元拿下,可没想到最后被中国铀业发展公司以更高的价格捷足先登。

两次都借壳失败,谭鱼头便打算自己IPO。据多方媒体报道,谭长安当时与香港一家公司签订对赌协议,风投公司出资2千万美元,谭鱼头需在3年时间达到盈利目标,完成上市。

于是谭长安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店,甚至还进行一些公司的股权投资。2千万已经花光,但风投的钱只进来了前期的四分之一,剩下的窟窿直接造成集团资金链的紧张。

年,一家小贷公司将谭鱼头投资公司和谭长安告上法庭,要求偿还万本金和余万元利息,让谭鱼头财务问题雪上加霜。

这边是贷款公司上门催债,另一边因未达成对赌协议中的利润要求,谭鱼头将面临高昂的对赌赔款。种种事情串在一起,致使谭鱼头再无缘上市。

03豪迈赌徒成老赖

赌博,是谭长安绕不开的话题。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谭长安在澳门输光”是谭长安永远摆脱不掉的标签。据南方周末报道,谭长安还曾出现在澳门追债网“美好世界”上,公开被追讨万元赌资。

谭鱼头的成功,让谭长安十分骄傲,成为富豪后挥金如土。他回忆起那段赌场风云说到:“并不是像传的那样,赌得身家全无。实际上我是赢的。”

为什么会欠下如此巨债?

他喜欢与朋友一起去赌场,而且他还会十分豪迈地向朋友撒钱,少则10万,多则20万,甚至更多,还有的会从他这里拿筹码,他也毫不吝啬的借出,最后朋友输掉不认账,账就算在他的头上。

同时,他还曾对媒体表示:“我的员工从头到脚都是名牌,衬衫、西装、皮鞋,都是我买的。一年买衣服都要花几百万。”

在很多分析文章里,谭长安赌博成性,才是造成谭鱼头陨落的直接原因。赌,让谭长安“疯狂”,也让谭鱼头全盘皆输,昔日风光不再。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如今,谭鱼头多家公司已经被吊销。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最重要的一家公司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公司年被列为失信公司,先后7次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谭长安自己也成了“老赖”,先后10余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从赌场欠债,到与风投对赌留下巨债,谭长安开启了人生的悲剧。

年,他离开成都在香港生活了6年,期间鲜少过问谭鱼头的经营发展,品牌也慢慢走向落寞。

年8月,谭鱼头关闭了在成都的最后一家店,谭鱼头的激荡风云就此终结。

谭鱼头两次借壳上市失败,掌舵者无心经营,品牌完全失去创新的动力,菜品、服务也没有了特色,导致谭鱼头逐渐在后期激烈的火锅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04当年“勇士”再重出江湖

年疫情后,谭长安回到成都。他坦言是受到朋友、前谭鱼头高层的邀请,准备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重出江湖。

谭长安创立新品牌谭滋鱼火锅

复出的谭长安开始在抖音上做起“网红”,分享起他的创业经验和故事,另一头,开始筹划新品牌谭滋鱼火锅,目前已在成都二环西路一段开出第一家门店。

年12月17日的一条抖音短视频里,谭长安透露:最近筹划在成都万豪酒店里开设谭滋鱼的第一家分店,将会综合过去谭鱼头的优势和资源,装修会向轻奢风格靠拢。

短视频中文案这样写道:做所有人都能消费得起的餐饮品牌,做有口碑的餐饮品牌。视频中还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谭滋鱼未来会考虑开放加盟,但现在仍在找寻标准。

再看短视频下的评论,餐饮人评论最多的是:谭总加油。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25年过去,谭长安早已从创业初期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如今油腻的中年大叔,眼神早已失去当初光芒。

重出江湖但老兵迟暮,谭长安还有机会登顶巅峰么?

02湘鄂情:无力回天的餐饮首富

年11月11日,是孟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无数聚光灯都打在他身上。

这一天,他创办的高端餐饮品牌湘鄂情正式挂牌深交所,成为第一家A股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他则以39.37亿问鼎餐饮界的首富。

曾经有多辉煌,后来就有多沉寂。5年后,孟凯败走大洋彼岸的澳洲,消失在公众视线。

年他归国重回餐饮圈,不过再难在市场上掀起波澜。

01缘起一段湘鄂情缘

年出生的孟凯,毕业后便顶替父亲的职务在武汉重型机床厂做车间工人。

年只身来到深圳,先是在一家港务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到南海粮食公司工作两年,从普通工人一直做到工程主管。

当时深圳有无数的机会,也造就很多的商界大佬,如华为的任正非,腾讯的马化腾,万科的王石,平安的马明哲,他们都是在那个年代里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年时的深圳沙头角口岸

彼时的深圳给人一种遍地是黄金的感觉。当时25岁的孟凯,同样也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当时蛇口有很多来自湖南、湖北的“淘金者”,他们都吐槽当地的湖南菜、鄂菜难吃,这恰恰是开餐厅的好机会。

年,在深圳蛇口一条不起眼的街巷,孟凯和妻子周长玲开了第一家小菜馆,取名叫湘湘菜馆。当时门店只有40平米,4张台,自己搭灶台,孟凯身兼数职,又当厨师炒菜,就连本钱都是从老乡那里借来的。

刚开始生意并不好,但胜在口味地道,价格实惠,外加孟凯讲义气,好结交好友,餐厅慢慢积累起了人气,生意渐渐才火了起来。

年,孟凯兼并了深圳当地的一家鄂菜餐馆,小菜馆升级成千平酒楼,很快开出第二家分店,湘鄂情正式挂牌。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取名叫湘鄂情?

因为孟凯是湖北鄂州人,妻子是湖南人,名字缘起于纪念两人因情结缘。

“得京沪者得天下”是一条屡试不爽的中国竞争市场法则。深圳市场站稳后,孟凯把下一个目标瞄准在帝都。

年,孟凯到北京市场做调研,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他发现市场上缺少一个公务、商务宴请的中间档餐饮品牌。基于这个判断,孟凯决定把湘鄂情开进了北京。

从往后几年湘鄂情的高速增长来看,当时这个决定显然是明智的。

孟凯的眼光独到,将首店开在政府机关家属聚集区的定慧寺,为了迎合市场喜好,还在湘菜、鄂菜的基础上增加粤菜、海鲜来增加餐厅的档次。

图片来源:网络

正宗的菜品,加上好人缘,同时餐厅派头足适合公务宴请,让湘鄂情天天爆满。据说,当时光是海鲜一晚上就能卖8万元。为此,孟凯还结识不少有头有脸的权贵。

湘鄂情游走在灰色的消费观上,一路高歌猛进,他参照这家店为模板,快速复制出第二家、第三家店……同时,孟凯在长沙、深圳、武汉继续布点,逐步形成全国连锁,一步步构建起了商业帝国。

年,“湘鄂情”成功获批为驰名商标,当时中餐品牌获得此项殊荣的并不多,但孟凯的雄心不止步于此,他希望湘鄂情的门店能在中国版图上织出一张密集的网。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孟凯萌生上市的想法,去二级市场找钱。

图片来源:网络

年11月11日,湘鄂情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在A股上市的首家民营餐饮企业。当时的孟凯风光无限,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餐饮首富,湘鄂情一度被奉为中国餐饮界的传奇。

02遏止“三公消费”,湘鄂情暗淡

上市给湘鄂情提供充足的资金,但是同时要对广大投资者负责,湘鄂情必须得保持盈利,这促使孟凯有了更大的野心。

年,湘鄂情开始大展拳脚,公开发行4.8亿元的债券,用于并购快餐、食堂餐饮和盒饭品牌。

同年,中央出台了遏止“三公消费”的规定,直接给了湘鄂情当头一棒。

湘鄂情本身靠得就是会议、公务、宴请三样来支撑品牌利润的,规定出台让它的业绩开始一落千丈。

年之前,湘鄂情的净利润增速在30%以上;年之后,财报上显示的亏损达5.64亿元。

从中高端基因转变到大众餐饮,湘鄂情一下很难适应,慌乱中孟凯决定新增快餐、团膳等业务,可短时间又难以弥补巨大的亏损。苦撑数月之后,孟凯决定关闭北京13家门店。

这时孟凯面临着两个困境,第一,如果年集团连续2年亏损,湘鄂情将面临成为特别处理的ST股票;第二,早前发行的债券需要足够的资金回购,但事实上湘鄂情的资金链早已吃紧。

03铤而走险冒进转型

形势已经火烧眉毛了,孟凯不得不铤而走险。

年,孟凯先减持1.8亿的湘鄂情股票,跨界到景区索道领域,控制了一家旅游业上市公司,很快又收购两家环保公司,坐上大股东之位,没过多久,孟凯又成为两家电影公司的准老板。

图片来源:网络

年,孟凯开始进军大数据业务,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建大数据与新媒体实验室,并将湘鄂情公司股票更名为中科云网。

转型后的湘鄂情,将完成对安徽省内万用户的家庭智能有线电视云终端的安装、检测。

一年五次冒进转型到不熟悉的行业领域,不光孟凯对这些行业一知半解,就连湘鄂情的餐饮团队更是不知所措。

这些转型对湘鄂情的经营毫无帮助,反而加速了品牌的衰亡,湘鄂情最终还是沦落到成为ST股的局面。

图片来源:百度资讯

年,孟凯因强势、激进的作风吸引了证监会的注意,以违反《证券法》对其立案调查。彼时,孟凯已经躲到大洋彼岸的澳洲,消失在公众视线里。

其实他还在国内时,早就辞去一切职务,把股东权利让给帮他解决债务两家公司的控制人。

因早前发行的债券到了回购日期,但中科云网仍有2.41亿的资金缺口,孟凯不得不转让湘鄂情的项商标使用权。原本价值10亿元的湘鄂情商标,最终以2.3亿元贱卖,这才填住巨大的缺口。

但从此,湘鄂情与孟凯再无瓜葛。

其实孟凯也并非无作为,为挽回局面,他曾多次减持湘鄂情股票,变现后以财务资助的方式为上市公司输血,但起不到任何效用。

事后专业人士对他行为的评价是:他对资本市场的运作并不成熟,并购方案不断变更背后,湘鄂情只是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在找救命稻草。

04重回江湖不得志

年,媒体记者曾问过孟凯:湘鄂情走如今,有何反思?

孟凯的回答是:“我没有反思,一路走来湘鄂情的发展思路就是,市场有需求,公司做到极致,自然蓬勃发展。但现在政府控制消费了,我就急流勇退不干了。”

在消失两年时间里,孟凯在澳大利亚开过中餐馆,但因不熟悉当地环境再次创业失败,无奈转手店面回国。

年,孟凯打算重出江湖,重操旧业,以湘鄂情品牌来打造新餐饮模式。

凭借20多年的餐饮经验与积累的资源,这一次孟凯很坚定,线上线下双布局,同时打算彻底摆脱人力,用机器取代厨师。

孟凯以“湘鄂情八大碗”冠名线上业务,定位为“中国首家纯互联网餐厅”,在京东平台开设旗舰店,合作京东物流,通过冷链将“预制菜”运送到消费者手上。

图片来源:湘鄂情京东旗舰店

从线上店铺销量来看,并不算可观,旗舰店销售7款产品中有3款产品显示无货。虽说叫八大碗,但产品实际份量很小,更像是一人食份量。笔者查看消费者的评价,其中提到最多的是:如果没有秒杀活动,产品性价比不高。

线下孟凯打算以“湘鄂情小馆”的模式开展布局,走大众餐饮路线,将重点放在购物中心和社区。

一方面打算开放加盟进行扩张,另一方面打算改造大量夫妻老婆店,给他们授权湘鄂情的品牌使用,以此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市占率。

孟凯的构想虽然很丰满,但是在他离开时间里,线上早被一些预制菜品牌攻陷,线下市场餐饮品牌竞争早已白热化,很难冲出重围。

湘鄂情早已是昨日黄花,孟凯更错失最好的时机。

图片来源:网络

据悉,湘鄂情创始人孟凯近日在朋友圈中分享了新开业的湘鄂情-名厨茶道坊,门店位于北京王府井澳门中心,目前该店刚刚开业,主打高端餐饮市场。

如今重回餐饮圈,湘鄂情与孟凯是否还能掀起火花,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