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阅读需要13min
“把烹饪史上最乏味的两种原料——面粉和水——混合在一起:原本苍白、松弛、粘稠、完全不会让人产生食欲的一团,掉进一桶闪闪发光的热油后,就像是公主亲吻了青蛙王子,瞬间变成了金黄的、酥脆的、有嚼劲的美味佳肴!”
这是一位美国美食专栏作家为某中国小吃所作的“小传”:光是看这段略显“浮夸”的描述,你能判断出他说的是什么吗?
答案就是:油条!
来源/网络
在中国随处可见的小吃,竟在美国刮起一股势不可挡的“油条”旋风:它不仅只在高级餐厅售卖,身价还随之翻了几十倍,一根就要11美元。
而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中国美食的丰富口味正不断刺激着外国人的味蕾:肉包、菜包纷纷“落户”哈佛大学校外,每天一大早店铺前就会陆续排起长队;四川冰粉化名“雨滴蛋糕”,搭配黄豆粉和浓稠糖浆;沙县小吃在美国、日本、葡萄牙等地都开起了分店,有的门店刚开业三个小时,就因为餐食被一抢而空不得不提前打烊……
四川冰粉化名“雨滴蛋糕”。来源/网络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地方,中国小吃是如何夺得大众喜爱的呢?顺便凡尔赛一下,接下来中国美食还打算火多少年呢?
“广纳弟子”的中国美食
国人爱吃,自古如此。以“小吃”为例:早在汉代,中华小吃就已初成体系,饮食市场“熟食遍列”,比较著名的有煎鱼、酱鸡、羊汤、豆浆、烧雁羹等等,可谓是主副杂陈、应有尽有;到了经济更加繁荣的唐宋两代,小吃的品种更加琳琅满目。光是“饼”这一品类下就有阿韩特饼、几当饼、五色饼等等……
“吃货”浓度如此高的中国,渐渐发展成为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并且“广纳弟子”——不断对外输出中国美食,直接影响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饮食发展。
若要封一个“开山大弟子”,那必然是日本。日本大化革新之后,其统治者对唐朝十分崇拜,于是派僧人、留学生来唐朝学习。而频繁的中日交往,也迎来了两国饮食文化交流的高潮。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大弟子究竟学了些什么。
遣唐使船《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来源/网络
按照日本学者杂侯润的说法,豆腐、黑砂糖和用来吃的味噌(日本式豆酱)都是鉴真东渡时传到日本的;据著名烹饪理论家陶文台先生的研究,豆腐、粽子、年糕、生鱼片等食物,也都是日本从唐朝学习的;就连日本国粹寿司,都被食俗学家伊藤武认定发明于中国;此外,“和果子”的前身,也应该是来自大唐的高级点心——原名叫“唐果子”……与其说是双边的饮食文化交流,其实这一时期更像是日本在“全盘唐化”。
二弟子,可以提名朝鲜(古朝鲜)。比起日本,它其实“入门”更早,不过随着岁月迁移,受到的影响不似前者那么明显,传承下来更多的是中国饮食的理念。根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中国居民涌向朝鲜,自然也会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带过去。
在朝鲜饮食文化中,我们在筷子的使用、原料的选择、饭菜的搭配,都能看到中国饮食的影子。
如今的韩式石锅拌饭还是很讲究色彩搭配。摄影/tongro,来源/图虫创意
至于三弟子、四弟子,可以上榜的就太多了: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要冲,且与中国大陆接壤,自古以来两国交往甚多,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影响很大,泰人也吃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等等;缅甸曾是很多中国商人的旅居地,当地饮食生活随之产生很大变革,因为这些商人多来自福建,所以缅语中跟吃有关的名字,有不少其实是福建方言;相比之下,菲律宾不仅学得多,传承的也很好,从中国学来的粽子如今仍是他们常吃的小吃,造型保留中国古制,味道也没有太大差别……
若要追根溯源,中国美食从千百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中国的饮食文化元素也早早刻在了周边地区的饮食基因中。不过,许是因为距离太远、沟通不畅且食品保鲜不易,古代中国的美食并没能远渡重洋,直接影响到欧美地区。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精美的餐具瓷器——它们顺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乘风破浪”的中国美食
科技在发展,时局也在变幻。直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美食终于抓住机会,开始向西方“进军”。
第一关,上桌。有人吃,食物才有理由存在;有足够多的人吃,才有资格被摆上餐桌。
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金矿,吸引了大批中国移民远渡重洋谋求生路。年,美国正式和清政府签约引进华工,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来到美国。
在美国修筑铁路的华人劳工。来源/网络
记得孙中山曾说过:“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果不其然,嘴巴被养刁了的中国老百姓,根本吃不惯外国食物,随着中国移民的不断增加和对美食需求的不断增长,他们琢磨着“自食其力”,一些中国餐馆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有资料,早在年,美国第一家中国餐馆就出现了——而年“淘金潮”才正式开始,也就是说,到美国仅仅一年,爱“吃”的中国人就按捺不住,重新拿起了菜刀。
第二关,入嘴。怎么吸引外国食客,成为一大难题。
早期,在海外谋生的中国劳工大多从事挖矿、修路等体力劳动,不仅社会地位不高,华工的隐忍勤奋还遭到当地民众的歧视和排斥。事态愈演愈烈,年,美国国会甚至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中国劳工进入美国。其结果加深了中西族群文化的对立;中国美食也因此被打上“低端、廉价、不卫生”的标签,始终被隔绝在美国主流社会饮食文化之外。
而说起为中餐正名的大功臣,不得不提李鸿章。
李鸿章。来源/网络
年8月,北洋大臣兼中国直隶总督李鸿章访美。作为清朝政府的核心人物,李鸿章的到来在纽约引发轰动——在他之前,从未有此级别的中国官员造访美国。自登岸起,李鸿章举手投足都有大批报社记者争相报道。这样的大人物每日吃些什么,自然也成了热门话题。
很快,《纽约晨报》以“李鸿章的鸡肉大厨在华尔道夫所做的奇怪菜肴”为题,用整版刊登了他的菜谱,其中包括:米饭、鱼翅、燕窝、炒杂碎、鸡汤等菜品。这些听起来精美又华贵的中国菜,显然与美国民众此前接触的中国“快餐”有很大差异。
其中一道名为“杂碎”的菜,更是造成了轰动:这道菜也曾出现在矿区边缘中餐馆的菜单上——政府高官和底层矿工口味竟然一样,这样的发现,瞬间点燃了民众的好奇心,甚至引发了后来的“杂碎”热潮。
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曾对此事有过一段评论:“李鸿章杂烩一菜,驰名国外。凡在欧美中国餐馆,莫不有此菜。而外人就餐者,亦必食此一菜。菜,凡合肥世族,皆能制……其法:用鸡蛋皮丝、鸡丝、海参丝、海带丝、洋粉、黄花菜、木耳、鱼丸子(切半)合于一碗,以鸡汤口蘑蒸之……曾至美国就中国餐馆食李鸿章杂烩,为肉丝、猪肚等,远非前文所述之制法,只徒有其名耳。”
可见,虽然名头一样,但李鸿章吃的杂碎和在美华工吃的杂碎,实际有着天壤之别。
张伯驹。来源/网络
不管中间有怎样的“误会”,事实是,中餐厅靠着李鸿章的名人效应,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此后,被称为“杂碎馆”的中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0世纪初,已经有数不胜数的非华裔美国人开始品尝中餐;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餐厅开到了唐人街之外。年前后,中餐已经在美国被广泛接受,《圣路易斯邮报》就曾刊文称:“中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菜肴之一”。
第三关,品味。如果美食仅仅停留在吸引人尝尝鲜,那么它很可能“活”不久。中国美食之所以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因为牢牢抓住了外国食客的胃。
举几个例子,油条之所以能在国外爆火,除了本身外酥嫩内松软之外,更重要在于它看上去、尝起来就像是“炸面包”,非常符合欧美人的口味;麻辣烫之所以能在韩国掀起潮流,不仅是因为食材丰富、营养均衡,更重要在于它的汤底和韩国泡菜以及酱汤类本土食物有些相似,都是麻辣口味的汤汤水水;肉夹馍能在纽约卖出高价,不仅是因为外形和风味独特,更重要在于它的“构造”很像是汉堡包,能够迅速被外国人接受并沉醉其中……
肉夹馍。来源/网络
油盐酱醋茶、酸甜苦辣咸……在海外创业的中国美食家,就像哆啦A梦一样,永远能从“百宝袋”里找到符合当地饮食口味的宝藏食物。
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许多外国学者开始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一些名为“中华料理协会”的团体相继出现,不断扩大中餐的影响力;在海外,中式餐厅也不再被看作穷人吃的廉价快餐,而被视为潮流的、高档的食物——一些政要人物,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法国前总统萨科齐都成了中餐厅的常客。
越来越好的中国美食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都是那么认真。这样的态度,也使中华美食在海外的热度始终不减。
在寸土寸金的帝国大厦脚下,有一家叫“西安名吃”的餐馆,店主名叫JasonWang,是美籍华裔80后。他用父亲从家乡西安带来的祖传食谱,在纽约开创了“XI’anFamousFoods”这个品牌。出于对故乡美食的热爱和尊重,他尽可能保留了传统做法,不管是扯面、凉皮还是肉夹馍,都设置了“经典款”;但为了让更多人喜爱自家小吃,他也积极研发了许多新口味,比如店内自创的“辣牛肉肉夹馍”,引来了媒体的争相报道……如今,“西安名吃”已经在纽约开了十家连锁店,每年可以吸引数十万名顾客。
西安名吃,成了纽约必吃。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尊重传统,积极创新,就是他们的“财富密码”:传统风味有人尝试,新品创意有人赏识,生意怎能不火爆呢?
与此同时,热爱美食、热衷分享,亦是当下中国美食的“流量秘籍”:
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成为自发的中国美食“宣传大使”,不遗余力地对外推广着中华饮食文化。螺蛳粉的流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热爱螺蛳粉的留学生把它带出海外,不仅自己常吃,还总“坏坏地”推荐给外国友人品尝,没想到竟让他们迷上了这种独特的食物——如今,螺蛳粉已经打入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多个国家,还常常“手慢无”。难怪有网友调侃,“昨天你嫌我臭不可闻,今天我已经踏出国门!”
与之类似的还有辣条、老干妈等,都是由国人“自来水”传播出去的。
中国辣条已经出口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人是最忠实的粉丝。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在国外传播中国小吃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还有许多“洋师傅”。比如日本的清野烈曾于年来华,从此爱上了兰州牛肉面的味道,甚至专门到面馆当起学徒,回国后他在日本开起了牛肉面馆,让很多日本美食博主感受到“一面入魂”的魅力;与之类似的还有美国“老金煎饼”的创始人布莱恩,留学中国期间,他深深爱上了煎饼果子,便学习了“摊煎饼”的手艺,回国后开着小吃车卖起了煎饼,从此成为“中国煎饼驻美特使”……
可见,中国人乐于分享美味的热情与气度,只会推动着中国小吃越走越远。
在日本售卖的泡面版兰州牛肉面。来源/网络
考古学家张光直曾说:“很少有别的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以食物为取向,而且这种取向似乎与中国文化一样古老。”
对于国人(乃至华人)来说,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始终扮演着既神圣又世俗的角色,“爱吃”不仅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是精神气质的组成部分。未来,中华民族对于“饮食”二字的创造力,会变得越发巨大;而世界对于中华美食乃至中国文化的认识,也会变得更深刻。
参考资料:
张捷、李悦.《中西饮食文化比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方海燕.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04):-+.
王米娜.中华饮食文明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3):17-20+24.
周朝晖.寿司食源考[J].寻根,(01):76-82.
徐成文.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的影响[J].烹调知识,(09):58-60.
人民日报,《毛豆在国外火了!还有这些中国美食正“出圈”》,
凤凰网,《兰州拉面征服日本人的胃,一碗日元,还要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