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旅德故事》同时在读的是《把我的心染棕》,两本书都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在异国他乡的见闻集。
如果说《把我的心染棕》着眼于将拉美四国最俗世层面的真实记录并转述给读者,那么,《旅德故事》则是作家王安忆将“一个异乡客”的用极为缜密的织法,描绘出了一幅以海德堡为起点的“(德国)人文长卷”。
《旅德故事》并不像《长恨歌》那样是个长篇,它是由王安忆女士年的与年年的的“各个散记”组合而成。
我们当然也可以视为“一城一故事”,相较于中国的城市面积,像海德堡、吕贝克、巴伐利亚、法兰克福等都算是“小城市”,不过,谁让“小城故事多”呢?
惊叹于王安忆的笔力,阅读她文字记录的“一城一事”,好像在看一部微电影。
这部微电影的主角,虽然客观上是作家本人,但沉浸在“么得感情”的汉字之海,你却会成为“主观”的,作家的心理独白,倒像是纪录片的解说或旁白。
有感于伟大的作家真的无需各种费尽心力的遣词造句,光是倾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就已然“轻松吐出绣球”。
开篇的海德堡,王安忆女士分享了一场在露天广场举行的贝多芬音乐会的经历。
换做寻常人,(我们)可能简单强调音乐会有多盛大,声效有多震撼人心。
王安忆女士则是详细地记录音乐会之前发生的事儿,比如,一起去的是哪些人、去之前吃的是什么、沿途参观的学生监狱是怎样的、从山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是怎样的过程、露天广场是怎样的等等。
到了音乐会正式开始时,两万人的头顶上密布的不仅是嘹亮的乐声,还有浓密的乌云。
这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与交织的雷声、雨声就形成了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
作为读者,可能在音乐响起之前的细碎只是作家习惯性的记录,但读完这个故事,会发现“平和的细碎”是为“激昂的宏大”做大背景的——虽然它并非一种“叙事设计”,真的只是作家想记录,于是就呈现出了。
再如,王安忆女士曾在斯特拉伦的“翻译之家”住过好几天。
虽然这部分内容真的是,但我们是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住在“翻译之家”的来自各国的译者们的百态、“看”到“翻译之家”的主人(们)是以怎样的想法来运作这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世外桃源”。
让我印象极深的,是王安忆女士笔下对教堂墓地的描述。
如果说中华大地上对“丧葬”往往有一种流于形式的肃穆,让生与死显得极为割裂,那么,《旅德故事》中呈现出德国人对“亡故”的自然面对,就让人对没有过多的抵触。
或许,区别就在于当代中国把“葬礼”更多地视为和,人在世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关怀,待人故去,却要有各种视金钱如粪土的“大操大办”。
而墓地,一眼望过去都是排列规整的水泥洞和水泥板,秩序井然到让人望而生厌。
世间很少有公墓能成为景点的,但法国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就是。对于这个著名景点,我只从旁人的视频与照片中一窥其与众不同。而论及西欧诸国可能在墓地、生死上呈现的“人文性”,我倒是从王安忆女士的文字中有了另一重感受。
有个场景,是王安忆在一座教堂墓园里注意到一位德国老太太。
墓碑旁的这位老太太只会德语,没法用英语交流,但交流并不是只能通过语言。
老太太用婴儿蜷缩入眠等手势,向王安忆这位东方面孔表达了已经故去的是自己的先生。
至于是想说明“老人走得时候很安详”,还是“自己对死亡的理解就如婴儿入眠”,或许我们读这段文字时,应该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平心而论,这种“死之祥和”,在中国并不多见,但这样的“随机事件”,足以让我们一窥某些中西文化的区别。
我是相当羡慕王安忆女士在30多年前就可以有机会很长时间待在异国,这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国一地的文化——虽然作家本人在文字中流露出的更多是。
随着阅历日增,我对、少了曾经的积极向往,因为如果只是几日奔赴各个“著名景点”的走马观花,无非是换个地方吃吃喝喝睡睡觉,对一地一成的了解往往流于形式。
至于什么前往藏区、北疆等“洗涤心灵”,我觉得更像是一种不成熟的逃避。精神的净化,如果总是需要外力,终究还是心灵的韧性不够。
王安忆提及很多在德国的中国人都会开餐馆,她更希望接触到的中国人不要总是“开餐馆的”。这或许就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放眼全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从事餐饮业的不计其数,餐饮固然是一种利润相当可观的行业,但总体毕竟不是整个社会体系的中上端。
我们身处的时代有太多的吃喝玩乐,其需求也催生出一个个庞大的产业链,“烟火气”固然重要,那么,各种“网红餐饮”的兴盛、“吃播”成为流量明星,到底是人文的进步还是退步?
整本《旅德故事》,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位当年青春的作家倾泻而出的文字流,她拼命想把周遭的一切记录、记录,你也许能感受到一种对的派遣,还能感受到一位人文主义者对时代的叩问。
最后,我提醒所有有兴趣打开《旅德故事》的朋友们,这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
这并非是厚度。
作为王安忆女士于年到年三次旅居德国的游记散文集,全书共17篇文章,多页也才17万字。
看起来厚,只是因为贝页给这本书挑选的纸质量实在好——如果你平时阅读的是手感较弱的轻型纸,这种对比感会更强烈。
这也并非是“内容”。
因为《旅德故事》完全可以视为“小众旅行参考”——虽然叙事年代过于久远。
“我们”从德国北部的历史名城吕贝克一路向南,经过汉堡、波恩、柏林穿越黑森林,最后到达慕尼黑,相当于将德国穿梭了个遍。
文字旅行,不失为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里的“不好读”,是说,相较于《把我的心染棕》这种图文并茂、(作者)感慨颇多的“异国之旅”,《旅德故事》呈现出的情绪更淡,改革开放之初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记录与思考,并不像当代不少“文人”这样“浓墨重彩、声乐齐鸣”。
《旅德故事》呈现出的情绪,颇像中国画中的“留白”,除了浮在纸面上的属于作者自我的“孤寂”,还有更多是德国人、定居德国的中国人、定居德国的中国人后代等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的情绪——但这种解读,是需要读者自行深入解读的。
另外,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接受《旅德故事》这种近乎“逐帧记录”的细碎讲述。
谨祝阅读愉快!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