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草九层塔,如何成为中西饮食通用的调

春季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50308/4587276.html

亚历山大东征印度带回的“神草”

人类虽然因为地域和种族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却是共通的,就拿自然界的各种香料来说,不论是东方的华夏民族,还是地中海的希腊城邦,是对其十分喜爱,甚至将其与至高的神权联系起来,用于各种祭祀活动。

所以当数千年前,古印度人在野外发现一种自带奇妙香气的植物时,便将它当作了女神的化身,视之为神草,采摘供奉在祭坛前。而当亚历山大的大军沿着欧亚大陆上的河流水系,一路征服到印度次大陆时,也被这种香气袭人的植物所吸引,并将其带回到了欧洲。成为现如今意大利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罗勒叶。

罗勒的英文名是:Basil,据说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国王”,这或许是因为它是伴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而被发现的,让罗勒从一开始便染上了贵族气质。不过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原本只属于神权和王权的香料罗勒,早已经变得平民化,并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喜爱的调味料。

所以当我们不论是吃意大利面中的番茄酱,还是披萨酱时,都可以见到罗勒叶的身影。其与番茄搭配所产生独特的风味,已经成为意大利美食的一大特色。

佛教东传带来的“九层塔”

不过罗勒叶虽然是西餐的特色,却并非它的专属,因为在罗勒被带回欧洲后不久,罗勒便伴随佛教东传来到了中国,并落地生根,“罗勒”一词,便是其印度梵语的音译,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其和很多佛教用于很相似(比如弥勒……等等)。

但或许时中国已经有了比较丰富香料体系,罗勒也只是成为众多烹饪香料中的一员,并不是很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只是将其当作驱虫止痒的香草来使用。这时的罗勒因为其所开花朵花序层的塔叠结构,在广东潮汕地区被称为九层塔,又因为罗勒的特殊香气,流传有“九层塔,十里香”的说法。

此外,在诸如南澳这样的地区也有人称罗勒为“金不换”,这或许是当地人借此表达对这种香料的喜爱之情吧。需要注意的是,主流文化中金不换是中草药三七的别名,至于罗勒被称为金不换,更多是地方性称呼。

不过如果在某个烹饪食谱中看到调味料中有所谓的“金不换”,这更可所指的就是罗勒叶,这点还需要大家注意一下。并没办法,老祖中起名分类这方面,的确不如近代欧洲的严谨。

台湾三杯鸡与罗勒叶

最早接触罗勒叶,是在餐馆第一次品尝台湾三杯鸡,立刻被罗勒叶的独特香味所吸引,不得不说在烹调鸡肉的过程中加入罗勒叶,真实一个十分天才的创意。

三杯鸡源于其烹饪的手法,不用加水只用一杯米酒、一杯酱油以及一杯油,先煎后炖煮熟鸡块,期间加入一半准备好的罗勒叶,出锅前再加入另外一半。这一烹饪手法也并非台湾人的原创,而是来自素有中国第九大菜系的赣菜(又称江西菜)。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三杯鸡还入选了奥运会晚宴上的主菜单。

最初我以为台湾三杯鸡所用的罗勒叶,是佛教东传时带到台湾的,毕竟现如今台湾是宗教文化中心。但实际上更可能的真相是,台湾的罗勒叶其实是葡萄牙人殖民台湾时带来的(年-年),而后便在台湾热带季风气候下茁壮成长,成为台湾人餐桌调味的用品。

几千年来,罗勒作为一种被带往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植物,其实拥有很多变种,如上文提到的意大利菜中的罗勒,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甜罗勒(SweetBasil),而三杯鸡中的罗勒叶则是台湾罗勒(学名:Ocimumbasilicum),也被称为九层塔。

或许正是这之间的差异,有学者提出意大利的罗勒其实并非是从印度带回来的,而是在古埃及带到欧洲的,相信这种说法的人不在少数,但纠结于此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不论是在哪里,人们对美好的事物,不论是美食还是香料的热爱都是共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