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米
文化是什么?
词典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我说,文化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没有灵魂,个人、集体无异于行尸走肉。
文化似水。
水看似小鸟依人般温柔,把它盛在啥形状的容器里它就听话地成为啥形状,方的,圆的,三角形的,随意。
文化似水。
水无孔不入,柔顺地抚慰、洗涤、拯救你的灵魂,修复你被弄残的大脑,让你变得睿智、善良、磊落、高尚。
文化似水。
砍不断,砸不烂,一旦聚成洪涛汹涌怒吼起来任何都无法阻挡;因此被用来与革命相类比……
刘心武曾通过他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塑造了两个非常接地气的人物:团支部书记姑娘谢惠敏和小流氓插班生宋宝琦。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形象,其实同样都是“脑疾”患者——前者病毒入脑;后者压根儿脑壳空空如也。刘心武没有明确开出药方,但整篇故事呼喊着:文化回归,刻不容缓!尽管小说尚欠精巧,可40年后读来仍觉没有过时。
《班主任》 刘心武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如何深入地论述文化的作用?我不是理论家;只是个读书不多的读者。只好凭借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里三个纳粹德国人的行为来做个注脚,表达一丁点儿感受,对与不对,但求方家指正。
《巴黎烧了吗?》:肖尔铁茨
先说纳粹将军肖尔铁茨。
我难忘这部书:《巴黎烧了吗?》(美国记者拉莱·科林斯和法国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的纪实报告与阿兰德龙和贝尔蒙多等大明星们联袂主演的同名电影)
它逼真、详尽、鲜活地记述了年法兰西人民和盟军保卫巴黎抵抗纳粹的英勇斗争。
“巴黎烧了吗?”是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希特勒对他下属约德尔上将狂吼着的责问。
[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译者:董乐山 译林出版社
用这句话作为标题的这本书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情节:
巴黎莫里斯饭店德国司令官冯·肖尔铁茨将军办公室的阳台。
肖尔铁茨是奉希特勒密令前往坐镇巴黎,一旦巴黎被盟军攻克,他就立马把巴黎炸为一片废墟。全城各个要害部门都已深埋了重磅炸药,只待将军一声令下,全城倾刻化为平地。
这可急坏了巴黎市长泰丁格。他在肖尔铁茨办公室面街的阳台上,对这位亲手掌握着炸弹引线的大巴黎司令将军苦口婆心:
“不妨设想将来有一天,你有机会作为游客又站到这个阳台上来,欣赏这些使我们欢乐的建筑。你能够这么说:‘本来我可以把这一切都毁灭掉的,但是我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作为献给人们的礼物。’我亲爱的将军,难道这不值得一个征服者感到光荣吗?”肖尔铁茨沉默片刻,说:“你不愧是巴黎的杰出辩护士,你完成了你的任务。而我,作为德国将军,也同样要完成我的任务。”(《巴黎烧了吗?》P.95)
后来,在同一阳台上,前来劝说肖尔铁茨别毁坏巴黎的中立国瑞典的总领事拉奥尔·诺德林,听到俯望街景的肖将军对他身边的人说:“我喜欢这些漂亮的巴黎女人,把她们杀掉,毁灭她们的城市,会是一场悲剧。”
诺德林趁机严肃警告肖尔铁茨,夷平巴黎,他就会犯下一桩历史永远不会宽恕的罪行。肖尔铁茨仍回答:“我是个军人。我奉命行事。”可内心已经动摇了,他不想让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
终于,肖尔铁茨俯下身来,非常严肃地一字一顿地告诉这位瑞典外交官:唯一可以阻止执行“扫平”命令的是:“盟军迅速抵达巴黎!”(《巴黎烧了吗?》P.)
肖尔铁茨竟然冒着“叛国罪”具体帮助诺德林越过封锁线,去向盟军报信,让盟军及时进城保住了巴黎。
重述完这个场景我想就无须再多嘴了吧!
《沉静的海》:凡尔奈
如果说《巴黎烧了吗?》是气势澎湃的交响乐,那么维尔高年出版的小说《沉静如海》(小说译名《海的沉默》)堪称一支哀婉美丽的小夜曲。
年据此拍摄的同名黑白片,跟小说一样,在极其简约、舒缓的描述中,体现出内涵的凝重和隽永。我非常喜欢这小说和电影。通常情况是重拍片往往不如原片,没想到年由皮埃尔·布特龙重拍的同名彩色片,却极大程度上拓展了小说和原片的情节,丰富了内涵,堪称一首在灿烂文化浸润下的银幕战争抒情诗。
《沉静如海》年版黑白片
影片描述二战时在被德军占领的巴黎,有一人家,只剩下一老人和他年轻侄女相依为命。一天,他们的一个房间被占领军征用了,供一名德军上尉军官凡尔奈·封·艾勃雷内克居住。他原本是位作曲家,他信仰希特勒,但景仰迷恋法兰西灿烂文化。高雅文化熏陶成的气质,促使他以平等、友善、彬彬有礼的态度对待自己占领地的居民。
但一老一少的房主出于家仇国恨,自然对这位入侵的不速之客报以冷漠和敌意。尽管早出晚归的上尉军官进进出出始终行礼问候,自言自语地赞美法兰西的美好,老人和少女(版的电影是爷爷和孙女)。始终以沉默相对。德军军官所有有感而发的言语似乎都是朝着沉静的大海在倾诉。日复一日,军官态度始终如一。大海依然沉默。但海底深处潜藏的热浪在翻腾:少女与上尉相互萌生出了读者和观众不易觉察的变化。可这是一种纯净而无望,真情又荒唐,无力抗拒又没法接纳,与国仇家恨相违背的情愫。
《沉静如海》年彩色版
我寻思着该怎样来表述和界定少女与军官间的爱,它先是萌发于那源自人类平等思想的举止言语所产生的亲和力,继之加深于对德法两国文化两人同样向往的共振之上(媒介就是满屋子璀璨的法兰西文化和德意志乐圣巴赫的那支钢琴曲),再是少女目睹了军官救助那摔倒在路上的法国小孩,更是由于当少女被表哥欲行非礼时军官奋力解救……这一切,在少女心灵中勾勒出上尉是有别于其他纳粹侵略者的形象——他只是一个穿上了军装的心智正常的德国青年男子!
故事情节在平静、舒缓、若无其事地推进。影片的高潮,也就是男女主人公情爱的高潮,在沉静的海底积累到最后突然爆发。观众灵魂被深深震荡的同时,有关文化与人,文化拯救灵魂的种种思考,一股脑儿地闯进了我们的心!
这几个镜头值得一提:少女看见抵抗运动战士将炸弹埋进了军官的汽车,军官整整衣冠就要出门上车。几个士兵先行上车等他。少女急中生智,闯进军官入居的房间,那里有架钢琴。她快速掀开琴盖疯狂地弹起巴赫的曲子。刚要出门上车的军官感到奇怪折回来看她弹琴。就这时,炸弹突然爆炸,德国士兵与车同亡——少女拯救了意中人,可难说这就是阻碍了地下抵抗运动的斗争吧。
接着某日,战争已接近尾声。军官向房东告别,说他奉命要上东部前线。军官与少女四目相对,无语。少女眼泪夺眶而出。她对军官说出了影片自始至终唯一的一句话,就两个字:再见。
“再见”与永别
这两字,实际上就是:永别。
眼泪,在少女脸颊流淌。也在观众心里流淌。
《朗读者》:汉娜
法庭上,检察官要汉娜核对笔迹。笔和纸摆在她面前。
接着说纳粹集中营看守汉娜。
这是我有限的阅读中让我震撼的书本之一: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以及由凯特·温斯莱特、大卫·克劳斯、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的同名电影)。
总说这部小说和电影是言说爱情的,激情的、畸形的、超常的、纯情的、凄美的……都可以吧,但我的第一感觉,是一种直击灵魂深处的颤栗,而不是什么爱情的感染。
那到底是什么呐?一瞬间说不清。
许是一种对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并通过它,拷问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严峻残酷的历史?!令人扼腕的爱情只不过是表达这一切的载体。我坚信自己的直觉。
《朗读者》剧照
一个读中学的15岁半大男孩米夏(电影里翻译为迈克),走在路上突然犯病晕倒,全靠一位比他大21岁的中年妇女救他回家并给予悉心照料。事后男孩妈妈叫他去谢谢这位阿姨。一趟两趟后熟悉了,米夏竟然爱上了这位叫汉娜的电车售票员。每次约会,汉娜都要米夏朗读文学名著。读了一本又一本。小说(电影)用简朴、真切、自然的笔触,令人信服地对男女主人公从性到爱的历程作了恰如其分的灵动描述。而情节发展中一个个或鲜明或隐晦的悬念,铺呈出来成为伏笔,直到最后谜底揭开,让读者(观众)恍然大悟而扼腕长叹,使人惊呆震撼而陷入沉思……
近日重读小说和再看电影,仍然如此。
比如:两人初相识时汉娜问米夏叫什么名字,米夏心忖,自己姓名不都写在了书本笔记薄上,它们又全都摊在汉娜的眼皮底下,她难道还没看到?
每次相偕外出餐馆点菜,汉娜都随便翻下菜单就让米夏选择;凡是需要用笔填写什么的一律由米夏操作。
有一次,趁汉娜熟睡,米夏早起上街买早点鲜花之前,给她留了字条。结果回来时汉娜大发脾气责怪他独自跑到哪去啦,竟拿细皮带劈头盖脸抽他,说自己压根儿没看见米夏留的字条……
随后,汉娜突然不告而别,八年后,与米夏重逢竟是在法庭上。汉娜是受审判者——因为她参加了纳粹党当了集中营看守,成了战犯。但关键的罪名是同伙推卸在她头上的。检察官要她当场写下几个字做个笔迹鉴定,把那份作为罪证的报告上的笔迹和被告汉娜的真实笔迹比较一下,事情即可澄清。
[德]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钱定平 译林出版社
对此小说是这样描写的:
“汉娜一听,就急煎煎地问道:
“‘我的笔迹?您是说要我的笔迹?’……汉娜倾听着,几次想要讲什么话,或者问什么话,愈来愈坐立不安。最后,她说:
“‘你们不用请什么笔迹专家了,我承认,报告是我写的。’”(《朗读者》P.)
电影里描述的则是,那个让她写字做笔迹鉴定的一支笔压在纸上的大特写镜头,在观众眼前停顿了好一会儿。让人心跳。
汉娜拒绝核对笔迹,主动承认了全部罪行。于是她面临了终身监禁的刑罚!
这为啥,到底为啥呀?
只有这时在旁听席里已经成为法律系大学生在实习的米夏知道:
唯一的原因:汉娜是个文盲,但她羞于承认。
她宁可选择铁窗生涯而保守这个秘密!
让人震撼之处就在于此。
米夏为在监狱中服刑的汉娜朗诵录音
汉娜在狱中就凭米夏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自学会了读和写。
为了严守这个秘密,她宁可当电车售票员而拒绝做司机,在西门子要提升她当工头时她参加了前来招聘集中营看守的纳粹党。没有文化的汉娜在反动谎言宣传下无可避免地成了希特勒政权利用的“脑残”。但汉娜有虚荣心。虚荣心对她来说则是尊严!她知耻。她羞于承认自己没文化,是个文盲。她自爱,自尊心特强。她敬畏文化,渴望文化。她强烈地要求改变现状。所以她要求米夏为她朗读。当看守时选择女囚犯为她朗读。服刑期间,顽强坚持凭借米夏给她源源寄去的大量朗读文学作品的磁带学会读与写。
至此,读者(观众)才深切理解了当年她为什么会对随意旷课准备留级的少年米夏大光其火——
“‘出去!’她一把掀开被子:‘滚出去,从我的床上滚出去!如果你不做好你的功课,就再也不要回来。怎么?做功课就是白痴吗?白痴?那你认为卖车票,打洞眼算是什么呢?’”(《朗读者》P.35)
此时此刻,我从固有的意识形态脱身而出,不得不对这个误入歧途、戴罪之人的人性本质滋生出无限同情。汉娜因自己无知而羞愧。儒家金句:“知耻近乎勇”。该是对汉娜的确切评价。仅这一点,她就远高于以无知为光荣、以反智为英雄的荒唐年月的荒唐人物的本性!
《朗读者》剧照
无知即罪过。可我认为无知还不是最糟的——只要让无知者有了知,情况就可能有所改善。更为不堪的是如今网上流传的那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流氓有文化!——不过这是另一话题,不讨论了。我想说的是,根据以上陈述的对三部小说和电影的观感,不知我有否阐明了文化与人的关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