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餐点菜看图,西餐点菜看字,日本直接看食

有的时候,店家给菜品起的名字让人忍不住会犯点菜尴尬症。

比如说肯德基前段时间推的那个没有面包的DoubleDown汉堡,全名叫“肯德基培根鸡腿重磅肉霸堡”。站在队伍里时再怎么默记名字,到了点餐柜台前依然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指着菜单说“我要这个”。他家名字长、念起来拗口的食物可不少——比如大饼卷香烤鸡扒蛋、热辣海苔薯片脆皮鸡等等。

中餐有自己成规矩成文的命名方式,最常见的是写实命名,比如将菜品原料、烹饪方法、地方特色等元素组合,食客只需一看,就大致可以知道这是个什么菜。如麻婆豆腐、青椒肉丝、干炸里脊、拔丝地瓜等等。

还有少数菜谱是使用寓意命名,不说菜品原料而是抓住菜品的特色来命名,比如佛跳墙——说一开坛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比如霸王别姬——因龙龟同族,凤稚同宗,为纪念项羽当地人将原以龟、雉制作的“龙凤烩”改名为“霸王别姬”,如今这道菜已经以鳖、鸡替代。全家福——是传统家宴的头道菜,材料多样丰富,寓意阖家美满。

求实、简洁易读易记、突出特色、启发联想是中餐命名的几个原则。

在把中餐翻译成西餐的时候,业界同样有着自己的方法和规矩,如把东坡肉翻译为DongpoPork,把醋溜白菜翻译为CabbagewithSweetandSourSauce等等,同样可以一读便心里有了个大概。

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翻开中国餐馆的双语菜单,体验还是很不错的。不过看看西餐馆的双语菜单,有的就没那么友好了。

西餐馆的菜单其实也十分写实——而且有些太过写实了,不仅主料和做法,连佐料和酱汁也都经常一并写在菜单上。

比如这道法式餐厅的煎金枪鱼,全名叫“香煎金枪鱼佐普罗旺斯混合蔬菜及甜椒汁”,它的法文名称甚至占据了菜单的满满两行——可惜法文太长,而且我不会打,作罢。还有一道菜,叫“季节蘑菇沙拉佐水果,马苏里拉奶酪及新鲜香草油”。

菜名动辄一两行的菜单让人看了头痛,那不如就看看图片吧,又直观又好懂——不好意思,西餐菜单几乎都不配图的。尽管一些针对国内消费者的西餐馆已经开始变化改进菜单,但是大部分店依然沿袭着他们的纯文字菜单——毕竟这种让人看了头疼的菜单,也是西餐文化的一部分。

中餐不光命名简洁易懂,在菜名旁配图也是常规操作。一个餐馆的菜单通常厚实有分量,装帧精美,经得起细细翻看端详,只是看着看着就忍不住食指大动了。

有位叫曹思予的中国漫画家还画过一副小漫画,对比中西方菜单的区别。中餐图文并茂名称简练,而西餐就是一页满满的文字,每种食物的样子只能通过脑补或者端上来才知道。

而在这方面,日本人则把它推到了另一个极端——用栩栩如生的食物模型“卖家秀”,让你一眼就知道这道菜长什么样子,里面有什么食材。各种精美的模型食物还会被摆在橱窗里,用以吸引过往客人的目光。模型食物在日本,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