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来黑河,是因为拍一部知青下乡50周年的片子。复线结构,其中一条在黑河。为了轻装,没用大设备。绝大多数是陀螺仪手持平台上的手机拍摄,第二机位是户外遥控摄像机,都由自己操作。开始想的简单,“走”起来才知道有多么力不从心。人手显然不够,小部件还走一路丢一路。好在技术以外都有先到黑河的朋友、及当地朋友接应,吃住行不用自己操心。否则,很可能完不成任务“铩羽而归”了。
01.记忆和现实
年代的黑河,因为工作去过几次。可能是因为年代久了就会有滤镜效果,记忆中的黑河,就像是黑白照片,灰蒙蒙的,和人做梦一样,都是暗的景色……
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和一位同事在潮水(地名,距黑河不远)等车去黑河办事。我们搭了一辆解放卡车,坐上了驾驶室,一路上与司机聊天。
车上山顶,突然,司机停住话题,疑惑地嘟囔:“这儿没有房子啊……”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夜色中,一座房子的烟囱急促地冒着喷火星儿的浓烟。并且,那房子居然还在迅速移动,轮廓越来越大,迎面朝着我们撞了过来。司机反应过来:“火车——”一脚急刹车,同时方向盘一偏,朝着山下冲去。
车停住了,撞折一棵树。望着呼啸而过的火车,司机表情没看见,但他接下来一连串的下意识动作,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先是蹲在了地上,手捂住头,呆了许久。然后,站起来走到一边,撒了泡同样长(时间)的尿。最后才是去看车前的保险杠和那颗断了的树——保险杠没事,断树只有拳头粗。突然出现的火车让司机后怕,难怪他尿急。
开车的吓坏了,我们坐车的倒没他这么紧张。只是在现场尾随着司机——撒尿时除外。即便不太怕,到了黑河吃晚饭时,我们也还是给自己买了二两白酒,一人一两,精致的给自己压压惊。还说了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类的安慰自己的话。那天晚上,记得配着压惊酒,还阔绰地点了四个菜,平时我们俩也就俩菜。司机没接受我们的邀请,说是家里有事。估计他也会在晚饭时告诉家人,自己有多万幸!也会喝酒压惊,但肯定不止二两。
那是19岁时候的事了,现在还能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说到黑河,总会想起这一幕。
我们压惊的餐馆,在当时的黑河应该是比较上档次的,在当时的闹市区,名字忘了,好像是个十字路口把角。记得对面不远还有一家回民餐厅,蓝色的幌子很显眼。因为平时油水较少,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从不逛景致,除了工作,只有吃的才能让我们提起兴趣。
那时我们去黑河,都住地委招待所,因为,房间舒适,临江,还有,能吃到二米饭(小米大米)。因为,我们的主食都是馒头。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米饭。所以,只要出差,我们都会选择有米饭的餐馆就餐——而那时的餐馆,也不见得都有米饭。
黑河,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能吃到丰盛饭菜的地方。当然,还物美价廉。因为,住招待所用饭票,价格比在饭馆里要便宜多了。
时隔几十年,黑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脑海里以前灰色的老照片,在见到久别的黑河的瞬间,就被流光溢彩的景色所“淡入”、所替代了。
临江的街道上,一座座样式各异的建筑鳞次栉比,风采各异,且还有吊塔间或。在建楼宇在“长高”,让人感受到城市成长的速度。
步行街和早市的人流,就像城市可以看得到的血管,你可以感受到它那血液一样的流动,感受到它的强大活力。
不过,按一线城市发展的规律,早市或早或晚也会成为黑河的历史。尽管,它现在给予人们的是生计、方便和生机。
新整修的江边公园,宽敞大气,一座母亲托举孩子的雕像,给这个休闲的去处,一个让人思考的主题:一条江和一个城市的传说。
这样的江边公园,对岸俄罗斯的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也有。相比那边的静谧,这边则显得更有人气。这个季节,外地游人也会多了许多。
02.邂逅海兰街
印象中的老照片,黑河还有异国情调的建筑。记得当时在离江边不远的地方,靠近城市西边,还能看到俄罗斯风格的建筑,黄蓝相间的木板房,和本色的木刻楞房子。置身其中,短瞬间,有一种异国他乡的感觉。
此次逗留黑河期间,早上都要出去走走。早市是必经之处,有两天是在那里吃早点。
黑河的豆腐脑与北京的不同。最不同的感觉是,北京的豆腐脑,卤是浇在豆腐上面的,而黑河的豆腐脑,豆腐好像是飘在卤的上面。一种对豆腐脑认知的颠覆。
早市的蓝莓很抢眼,散装的、各种计量盒装的,备货充足。这个时节,孙吴也见过这么卖的,相当一部分是野生的。在不远的根河、俄罗斯族聚居地,现在也会用野生的蓝莓做列巴(俄式面包),很有名气,网上也有卖,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
早上出去转转,可以领略一个城市的不一样的气质,就仿佛是看到一个人在清晨初醒时的样子。那是一个自然的,没有经过装饰的样子。与海兰街的邂逅,便是在早市之后,在热闹喧嚣之后的一个偶遇。
在从早市去江边的路上,在几乎没有任何景观过渡的街道之后,突然进入到了一个古朴、宁静和有着异国情调的环境,让人有一种如同沐浴后的舒爽。每个细胞,都在吸吮着这不期而遇的惬意和清新。
我努力在脑海里搜索着,这或许就是我旧时记忆中的俄式建筑群?然而不得而知,毕竟,我对黑河的“前世今生”的演变了解太少了。仅有的记忆和掠影,并不能形成完整的过去和现在的图像,更无法将它们对位、重叠,对比和验证。但愿以后再来时,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走在这样一条街道上,你感受到的是,两边的房屋散发出的久远的、带有异域特色的气息,让人充满着对于历史的神秘遐想。脑子里会转过,在很久以前的某个这样的早上,这里曾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街景、人流,外语、汉语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交流声,或许还有清洁工的那“唰唰”的扫帚声。
再往前一条街就是建筑工地,正在盖楼。但是,走了半条街,海蓝街似乎没有这种“改造”迹象。短期看,物质上看,改成商业街或住宅区或许产出更大些、更快些。但是,长远看,全局看,保留这条街的意义远在这些物质利益之上。和北京四合院的严重消失相比,黑河的建筑规划乃至战略规划,就显得要有远见得多了。
03.风景三道沟
在黑河吃饭,是一件“爽并撑着”的事。盛菜的盘子大到吓人,几寸盘说不好,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盘子界的“轰炸机”,绝对一个“巨大”。并且,不像内地的一些高档餐馆,盘子大,内容少,码放很艺术,但中看不中吃。黑河的大盘子,那里面的菜,满的冒尖,就要流出来的感觉。同桌的有人分析,那菜,在北京要装两盘,在上海要装四盘,还都是实惠店家。所以,上菜时,赶上我们这样的外地食客,先是一声惊叹,然后就是一阵“咔嚓”照相。
此行,从哈尔滨开始,就吃各种炖豆角,好吃,没够,勾起了年轻时的回忆。北京也有卖这种豆角的,但是离了东北那嘎达,豆角似乎也有点水土不服——到了北京,竟然没有了先前的那种醇厚的味道了。
还有就是江鱼,顿顿都有。同桌的人知道我曾在黑龙江里打过渔,让我点评。江鱼的一大优点,就是没有土腥味,仅此一点,便可以把北京市面卖的多数河鱼比下去。我们平时吃鲤鱼、草鱼或鲫鱼时,是不是有股作料盖不住的怪味道?那就是土腥味。你想象一下,没有那古怪味道的鱼,是不是就好吃了?这就是黑龙江鱼的味道。所有的鱼,无论怎么做,都没有土腥味。当然我没有贬低厨师的意思,只是这食材的确太让人享受了。
在黑河期间,在江边吃了两次饭,江鱼都是主打菜。“岛子”是每顿都有,“牛尾巴”也是。“岛子”都很大,比我们当年打的大多了。好像和合理的解释背反——应该是打的多了,鱼越打越小。或许是,小的却是很多,但请客的人一定要大的不可。根据我对黑河人性格的判断,第二种可能性极大。有一次,因为鱼太大,装在巨大的盘子里也要两盘。一条鱼分两盘上,虽然显得仓促,但也是餐桌上少有的景致了。
那顿饭,吃了四五种江鱼,是此行我吃的最全的一次。除了“岛子”、“雅罗”、“牛尾巴”,还有“虫虫”、“鲶鱼”等。吃法也是多样的,有红烧的,有炖的也有炸的,“八鲜”过海,各显美味。做法比我们当年精细多了,但不妨碍让我想起那当年的打渔时光。
本地都说,江水炖江鱼才好吃。要是江水炖江鱼,再在江边上摆席,是不是更平添了一番享受?
开车出黑河市区十几分钟,就到了三道沟。这是一个临江的屯子,江边有个小餐厅,可以在江边的大树下就餐。餐厅的墙上有照片,来这里就餐的居然有阎肃老,照片中老人笑得灿烂。
餐厅外,岸边矮墙,栏杆一样地围住江沿,让下面的江水和上面的江岸有一个舒适的视觉过渡,也成就了岸边就餐人的一种“凭栏远眺”的意境:
极目望去,视野开阔,江面浩荡,水天一色。随着江水的流转,展现出望不到边的丛林莽野。夜色降临,将这爽目的视野所及,幻化成天地间的一副无比巨大的水墨画。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会有一种回到远古的恍惚和融入其中的冲动。夜色和静谧吞噬了一切,若不是偶尔的人声,真以为是回到了蛮荒时代的某个黄昏。
意外发现,这里还有知青第一村的石雕,是村民为纪念知青而立。这里有故事,篇幅有限,以后再讲给大家。
在三道沟,喝的也是到东北后就一直喝的小烧。
江水炖江鱼,畅饮论沧桑。话说天南地北,“小烧”千杯不醉。
小烧者,东北小烧也。跟北京二锅头一样的白酒,驰名关东大地。虽然60多度,但喝起来绝少辛辣感。并且,每个劝你喝的人都会对你说:“这酒不上头”。不上头,就是不头疼。实际体验了几天,确实不上头。
既然不上头,酒就可以适当多喝些。酒喝多了,就可能出品酒文化。既如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小资,悲怆,设问,应有尽有。在古代,高雅是离不开酒的。
李白的“将进酒”更是豪气冲天,“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能做出好诗,就不能视为喝醉。但需要加一条注释:现代人不易模仿!尤其是开车一族。
有一天,我们中有人就酒酣而歌了……
我们在喝酒时,只要稍微的往李白那边靠一靠,也就有了抒情、抒发的主题,而酒也就回归了它的文雅的一面。
想想那天在三道沟,喝了人家的酒,却没有雅兴的表示,有些惭愧!现在借着回忆的“酒兴”,现补一首以表达谢意:
凭栏远眺,大江东去,细浪涓涓,暗流涌动。聊少年狂,叹壮志在,岸边煮酒,逝水无痕。
结束了北疆之行,回到京城,脑海里还总会浮现出黑河的景象。那是一个全新的彩色的靓影,就像一个正在长成的少女,充满着活力和生机。随着时光的流逝,她还会变得越来越美,并用她那迷人的风姿,迎接着四面八方人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