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餐馆老板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扫码点餐?这个标题虽然有点夸张欠妥,但确实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餐馆扫码支付上让餐馆经营的辛苦钱出现风险。这么多年,对第三方支付等网络在线金融整顿监管不能说不严格,时间不能说短。就拿第三方支付而言,第三方支付结算资金都已经归结到央行的网联系统,原先说一旦归结到网联系统资金就会安全了,为何话音刚落就在“哗啦啦已签约餐饮商户超40万家,客户年交易总额超亿元,占整个餐饮行业年收入的15%”的收银支付系统上出现问题呢?三年疫情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餐馆等实体店,这些经营者可谓度日如年,起早摸黑、辛辛苦苦经营所得竟然提不出来,金融支付监管哪里去了?
金融领域层层设置障碍、层层倒腾,金融内部层层循环、环节多如牛毛,每一个环节都是雁过拔毛,层层级级倒腾的成本最终还是餐馆与消费者买单。仅就哗啦啦餐馆收银支付而言,商户的钱经过哗啦啦,最终流入了爱农驿站。哗啦啦本身并不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其支付服务其实是通过北京爱农驿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农驿站”)来实现的。哗啦啦与爱农驿站的关系,实控人与这两家的关系,纷繁复杂,看记者报道内容都看的头晕。哗啦啦不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餐馆收银过手其账户再归集到农驿站的合法性存疑,而且是六指挠痒多一道!
报道说,资料显示,年2月、年7月和10月,爱农驿站曾分别因违反清算规定、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等原因,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其中在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发布的处罚信息显示,爱农驿站因七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合计罚没.28万元。违规行为包括,违规进行非同名资金划转;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不明身份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假名账户等。
令人不解的是如此违规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交了罚款后竟然活地活蹦乱跳的,才有现在餐馆提不出经营辛苦钱的问题。监管部门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东西?急需中纪委、监察委介入彻底,把这起事件查个水落石出,把腐败等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建议:一是对所有诸如餐馆扫码支付代收款,实行如期货结算系统一样,日终无负债,每日扎平,每日日终划付给商家的结算办法。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很容易做到。
二是建议餐馆尽量使用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