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绍了年江苏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佳作《拒绝平庸》,那一年有不少优秀的作文,不过很多老师都会首推那篇写“风沙渡”的作文,读完之后让人拍案叫绝。据说当年在阅卷的时候,有的老师担心这个名字是其他作品中虚构出来的,被这个同学看到之后拿来运用的,后来发现真有叫这个名字的饭店,而且正巧这个饭店在宜兴一个高考考场附近,可见这是这个同学生活的正是写照。一个有故事的高考作文也必定是优秀的,就来欣赏一下吧。
这是当年这道作文题目,从题目中,能够看出文章的主题要求很明确,就是拒绝平庸,可见其相反的观点不是不能碰的,可以在文章提一句,要是写议论文的话,不能作为主要论点来论证。
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到了这个叫作“风沙渡”的饭店,根据这篇文章的作者王希说过,自己在看到作文题的时候,想到在前往考场的路上,在宜兴公交公司旁边看到了这个餐馆的名字,才想到要写这样的文章。
通过“风沙渡”这三个字为引子,引出了整篇作文,随后作者联想到那些曾经坐在高考考场上的考生,他们从怀抱梦想,满腔热血的学校启程,却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变得越来越平庸。
接着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想要远离平庸,就需要有一颗强者之心。这是平庸的人和优秀的人的分界点。思想高贵的人,灵魂也是高贵的。随后紧接着之前向生活妥协的人接着写到虽然在社会中磨炼中,人会变得卑微,不过只要有这颗不甘于平庸的心,一样可以变得出众。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又是回到了“风沙渡”上,最后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透露出作者的雄心壮志。
这样一篇文章出现在考场上,相信会让很多看累了议论文的老师眼前一亮,
高考作文阅卷专家、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骆冬青教授就给这篇作文写了评语,这是最客观的评价: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洄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的才华。
这篇作文中的优点是很突出的,很多同学的作文中都会出现内容空洞这个不好的习惯,其实在写的过程中,同学们自己都能够发现自己写的是废话,但是,由于积累不够,没有生活经历,缺乏个人感悟等等的原因,使得同学们硬着头皮写了下去,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自己写的很难受,老师看的也很难受。
而这个同学的作文中,就有自己切实的感受,从这个店名的引用上能够看出他平时的观察力很强,而且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