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刘谦时隔4年重返舞台。
为大家贡献了一场精彩又“惊吓”的魔术盛宴。
现场的嘉宾和亿万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跟随刘谦的指引,丢掉烦恼,留下好运。
最后神奇地拼起了撕碎的扑克牌。
全场只有与刘谦打配合的主持人尼格买提没有拼上,小尼肉眼可见地“汗流浃背”。
在小尼会心一笑的时刻,网友们开始格外怀念刘谦的“老搭档”——董卿。
董卿曾经主持了13年春晚,以其温婉大方的气质俘获了观众们的心:
“只要在春晚舞台上看到董卿的脸,就有一种国泰民安的感觉。”
董卿于年10月最后一次亮相于公开场合后,一下子“消失”了。
呕心沥血制作的《朗读者》也停播、下架。
董卿的去向一下子成了迷,曾经的央视一姐、国民女神到底发生了什么?
01跑轮上的仓鼠年,董卿出生于上海一个高知家庭。
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母亲是同校物理系高材生。
董卿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工作,她和外婆一起在上海生活,童年过得无忧无虑。
7岁时,父母把她接到身边,无拘无束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董卿家是标准的“严父慈母”。
父亲严厉得超乎董卿的想象,董卿时常想问自己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父亲对董卿,有很多不准。
不准穿裙子,不准照镜子,不准妈妈给她做衣服,不准跟朋友出去玩,不准参加文体活动......
因为这些都很影响刻苦读书。
父亲是靠刻苦改变命运的人,所以希望董卿也能时时刻苦,时时努力。
董卿的名字是父亲取的。
他希望董卿的性格能像江南女子那样如水般细腻,给人“卿卿如晤”的感觉。
然而父亲对董卿的教育方式,却不似细水长流,更像瀑布,让小小的董卿招架不住。
从初中毕业开始,每个寒暑假,董卿都会被父亲送到朋友那里去打工。
有时是广播播音员,有时是餐馆服务员,有时是后厨洗碗工。
有一年夏天,董卿在宾馆打工,每天要打扫10个房间,换20张床的床单被套。
当时矮小清瘦的董卿,甚至连床垫都搬不起来。
她一刻不敢停歇地干活,汗水湿透了衣服,一个上午才完成了2个房间。
中午父亲来看她,看到父亲的那一刻。董卿崩溃大哭:“太累了!实在是太累了!”
父亲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只是等董卿哭完了说:
“做不完没关系,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
但是,坚持做完了,也不会获得父亲的认可。
在父亲的眼里,董卿做好了是应该的,更何况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值得反省。
每天的晚饭时间,一家人聚在饭桌前,父亲就会开始输出,董卿还有哪里做的不好,应该怎么做,再加上一堆大道理。
没有肯定,只有苛责。
董卿总是听着听着就流下眼泪,无数个夜晚,都是眼泪拌饭吃。
多年以后,董卿回忆这段年少时光时说:
“父亲的严苛让我经常产生自卑的情绪,我要做得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才会觉得踏实。”
“那段时间我很累,就像被困在跑轮上的仓鼠,一直跑一直跑,也跑不出那个轮子。”
长久的压抑,在青春期时,让董卿横生出了勇气。
人生唯一一次“反抗”父亲,是弃文从艺,她要报考浙江省艺术学校,圆自己的文艺梦。
父女俩激烈地争吵、拉扯了好长时间。
董卿不惜“以死相逼”,最终才让父亲妥协。
不知道是因为可以离开家去外地读书,还是因为第一次反抗获得了胜利,董卿异常振奋,仿佛看到了自由的未来。
从艺术学校毕业后,董卿进入浙江电视台工作,后来又辗转进入上海电视台。
董卿先后主持了《相约星期六》《海风伴我行》等节目,稳健的台风和强大的气场让她脱颖而出。
年,董卿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金话筒”奖,镜头前她自信大方,看起来早已脱离父亲的“跑轮”。
02硬币的两面都说教育是一只回旋镖,年少听的教诲,人到中年才正中眉心。
董卿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跟父亲越来越像。
父亲那些曾让她拼命对抗的特质,刻苦、坚持、严苛、固执......
都在董卿身上生长出来,成为她背靠的大树,安全感的来源。
所以她可以放弃在上海电视台已经取得的不俗成绩,离开父母身边,只身前往央视西部频道发展。
所以她在刚进央视,只能做一些小节目的时候,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做,做得再好一点,再完美一点,就有机会被看到。
所以她从西部频道被选入综艺频道后,每年都要做多场节目,最多的一年做到多场。
有时凌晨做完节目,马上要飞往下个地点,到了就投入彩排。
熬夜工作、吃不上饭都已习以为常,不值一提。
董卿印象中最“痛”的一次是她年的生日,在江苏主持一场晚会,遇上了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
董卿照常穿着高跟鞋,精神饱满地上台。
没走几步,就脚下一滑重重摔在台上,半天爬不起来。
后来她被人架起来,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大概缓了半分钟才站稳。
站稳后,她第一时间找到摔丢的话筒,一字不落地讲完了开场白。
那一场活动三个小时,董卿忍着疼痛,在风雪中站着主持完了全程。
活动结束后,董卿连夜坐车赶回上海,第二天飞北京参加总台活动,又是从早站到晚。
同事看她脸色白得吓人,医院,拍了片子才知道,尾椎骨第四节骨裂。
董卿跑出了童年那个让她痛苦的“跑轮”。
却又带着奔跑的惯性,跑入了自己亲手搭建的、理想的“跑轮”。
观众们对于董卿的印象总是“知性美人”、“温柔”、“有女人味”......
她在舞台上也总是笑语盈盈、温婉大方,讲到触动之处,常常眼含热泪,甚至泪流满面。
但实际上,工作中的董卿特别“轴”、特别严苛、特别完美主义。
就好像硬币的两面,矛盾又统一。
硬币的另一面,在担任《朗读者》节目制作人时,被放大到极致。
《朗读者》的工作人员经常累到偷偷哭,但哭完还是会继续陪着董卿熬。
因为看到董卿的工作状态,很难不产生“心虚”的感觉。
节目导演曾说,很多人夸《朗读者》做得很精致,但精致的背后是董卿“严苛到帧”的标准。
有一次,节目组到长城拍摄。
所有采访、拍摄、剪辑、审片都要在2天之内完成,时间非常紧。
片中有一个5秒左右董卿爬长城的镜头,因为是大远景,人物小得难以分辨是谁,导演建议用替身。
董卿不肯,坚持在烈日下爬了一个多小时,爬完了整段长城,完成了拍摄。
董卿曾在采访中谈起这种拼命的工作状态,源于内心的恐慌:
“获得越多美誉,就越害怕失去,害怕被取代,害怕被遗忘,所以不敢停下来。”
《朗读者》是董卿离开春晚舞台后为自己争取的全新挑战,也是她第一次独立制作节目。
第二季豆瓣评分高达9.2,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重新唤醒了观众对于文化节目的渴求。
董卿获得了巨大的价值感和满足感。
她也成为了观众们眼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代表,甚至是重振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精神领袖。
而这一切,因为一个男人,戛然而止。
03毁于婚姻在一个综艺节目上,董卿曾经向倪萍提问:
“台上的万众瞩目,台下的寂寞无助,曾经鼎盛一时,终有落幕的一天,如何平衡和面对?”
彼时的董卿刚进入综艺频道,正是忙得脚不沾地的阶段。
工作时只要舞台灯光亮起,说出那句“大家好我是董卿”,她就能瞬间被点燃,散发出万丈光芒。
然而凌晨回到小小的出租房,看着从上海带来的四个大箱子,董卿常常感到“曲终人散”后的疲惫与落寞。
董卿是一个情感特别丰富敏感的人。
她谈及父母会流泪,谈及理想与信念会流泪,吃到美食会流泪,甚至看到窗外春来新发的嫩绿,也会为美好流泪。
内心丰沛的女子,对情感也有自己的坚持。
董卿渴望爱情,眷恋家庭,喜欢孩子。
她曾在采访中坦言:
“我一直觉得女人失去爱情就不美了,没有被爱的感觉,精神就不会焕发。”
董卿的爱情之路走得颇为坎坷,几段情缘都无疾而终。
她崇拜普京的POWERFUL,于是期盼生活中也能有一个强大的人,为她遮风挡雨。
但她习惯了独立、说一不二,又希望对方是个不干涉自己,包容自己的人。
就在董卿独自拧巴的时候,她遇见了现在的丈夫密春雷。
密春雷是览海集团董事长,早年涉足房地产行业发家,身价百亿。
年,他们在一次新年聚会上相识,同是上海老乡的两人,一见如故。
随着深入接触,郎才女貌的两人相爱了。
让董卿没想到的是,争议接踵而来。
先是被曝出密春雷与董卿交往时尚未离婚,董卿为嫁豪门,“知三当三”。
这一新闻引爆全网,全国人民都在质疑董卿的私生活问题。
端庄温良的国民女神被拉下神坛。
接着年,董卿暂离央视,去南加州大学进修,度过职业倦怠期。
又被网友爆料,董卿与密春雷已经秘密完婚,此行去美国是为了生孩子。
董卿一直对媒体的猜测和爆料毫无回应。
直到年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时,董卿首次谈起自己受妈妈影响,选择生子。
节目一经播出,网友纷纷延续赴美生子的剧情,讨伐董卿。
她经常在节目上宣称爱国,自己的孩子却是美国国籍,完全是两面三刀。
董卿被卷入舆论的漩涡,却依旧没有正面回应。
年,密春雷旗下公司暴雷,他玩起了失踪。
时隔半年再出现,密春雷旗下公司被强制执行超过12亿,他本人被限制消费,俗称老赖。
曾以为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大树一夜倒塌,董卿有苦难言。
她变卖了美国的房产,替丈夫还债。
呕心沥血制作的节目也受到影响,《朗读者》的脚步永远停留在了年1月。
董卿本人,自此也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
董卿曾在早期采访中谈及上海女人的“爱情观”:
“上海女人的对待爱情,现实却也真挚。不能因为现实,就否定她们在爱情中的付出。我反而觉得有时候上海男人担不起这份情意。”
也许是感慨于父母的婚姻,也许是看透身边人的经历,究竟为何会有如此感悟,已经很难追溯。
但这句话仿佛是个谶语,映照在董卿的婚姻中。
04写在最后那个从小被逼着全力奔跑,自卑又敏感的小女孩,消失了。
那个用尽毕生勇气,跳出禁锢的“跑轮”,决绝奔赴理想的少女,消失了。
那个用上千场节目、十三年春晚、近三十年主持生涯构建自己理想国的女强人,消失了。
董卿曾说,自己是个“特别舍得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拼命“舍”自己换来的一切,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可是,观众们没有忘记董卿。
每年春晚前都有人怀念她的笑容,还有人惦记着未播完的《朗读者》。
网上流传着《朗读者》未播出的主题,其中有一个是:“如果重新来过,你会改变哪个选择?”
其实,这个问题,很想问问董卿自己。
—本文完—
文|吴漉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