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深圳商报」由精研美食文化的作家王恺、资深媒体人戴小蛮联合撰写的《中国人超会吃》一书近日出版。这本书旨在进行“当代中国餐桌新巡礼”,聚焦其中嘈杂声色与平民智慧,描绘了一幅烟火气扑面的当代中国平民饮食图卷。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制作菜品时的食材选择及操作步骤,收录名店名厨的独家烹饪技巧,更透过追溯一道菜的源流与变化,呈现中国人对吃的热爱与讲究。正如作者所言,“对于吃的执着,中国人在世界上罕有对手!”而在美食背后的,是中国的悠长历史、山川湖海、四季物候、仪式人情,更是中国人对生活朴素又真挚的热爱。在某些方面,中国人对吃的态度从来不变。比如,对食物极高的包容度——吃臭的食物,各个城市基本都有炸臭豆腐的摊位;吃昆虫;吃素、吃生的食物,甚至是看起来完全不能吃的东西——竹鼠。再比如苏州、扬州等自古富裕之地对“不时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坚持。但在吃的问题上,中国人又非常乐于拥抱改变,追求创新。20多年前,水煮鱼原本只是重庆机场旁边乡村小餐馆的看家菜,后来却风靡全国,甚至跟随中国移民,走出国门扎根北欧。更不用说小龙虾这种原本并非产自中国的动物,近年来成为国内夜宵市场的绝对霸主,而且被各地发展出多种奇特口味。今天,中国人甚至已经可以借助互联网软件在高铁沿线各站订购新鲜出炉的快餐食品。在了解食材特性、探索无限可能方面,中国人的智慧和实践不可小觑。《中国人超会吃》通过精选出的55道代表菜品,分享了中国人在漫长历史中发展总结出来的一些烹饪秘法与金律:做八宝豆腐,聪明人不用工业合成的鲜味剂,而是用猪骨头、鸡肉、鸭肉、排骨之类的食材,提前一天做好上乘高汤,所谓“厨师的汤,唱戏人的腔”。做蒜粒鳝筒,大蒜一定事先在油里炸过,过一下沸水,还要经历微煸,让它呈现肥润口感。生煸酒香草头,每株草头只取顶端三片叶子。拔丝苹果,炒糖时要用绵白糖而不是白砂糖,因为后者结晶颗粒小,口感更好。走在由《中国人超会吃》引领的这趟饮食之旅中,读者也会认同作者王恺所说:“中国人超会吃,爱吃,与吃相伴终生,这也是某种国民性的表现。”-08-:00:00:中国人超会吃,描绘平民饮食图卷/enpproperty-08-:00:00:content_.html1中国人超会吃,描绘平民饮食图卷/enpproperty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