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四川和重庆的朋友一定都体验过,餐馆不仅提供免费的米饭和餐巾纸,还提供免费的泡菜、花生、瓜子、茶水、豆浆、酸梅汤、葱花、素菜汤、瓜果等等。
更有甚者,连茶馆都要免费提供牙签。
在川渝长大的很多人,到外地读书和工作后都有点不适应,因为外地的餐馆全都要收费。
有时候光吃米饭就要花10元甚至20元。
为什么川渝两地长期以来都免费呢?
答案很开脑洞!
01免费的餐巾纸外地餐馆的餐巾纸,少则2元一包,多则10元一包。简直让人有点蛋疼。
但成都和重庆餐馆的餐巾纸基本都免费用。
我一直以来都很纳闷,直到有一次我外地朋友过来旅游,我带他去吃火锅才明白。
为了让他感受市井气息,所以我们在室外吃火锅,这就意味着:没有空调!
这下就把他爽翻了。大火烤着,辣椒辣着,成都蒸笼般的天气闷着...
但他就是越吃越上瘾!
那一盒餐巾纸都不够他擦汗。
咱们把时光驳回到80,90年代,那会是个体户刚开放的年代。
也就是那会,餐饮店才逐渐增加,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个体干餐饮。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穷,所以餐馆的条件很差,不会有空调,顶多一把电扇。
于是,你就能想象到,在那样的年代里吃火锅是什么体验了。
不仅火锅,其他的川菜,比如,干锅、毛血旺、水煮鱼等等,都是让人汗如雨下的。
而四川盆地独有的蒸笼天气,让人无论坐在哪都热成狗。
大家留意看看,如果不擦汗,仅仅用来擦嘴,餐巾纸能用多少呢?
有了这样的强需求,哪家餐馆能提供免费的餐巾纸,就会增加竞争力。
于是大家就开始内卷了。最终,餐巾纸都免费了。
02免费的米饭分析这个问题,同样不能站在当前的年代背景下,还是要把时钟拨回80、90年代。
在那个年代,大家能吃到东北大米和泰国大米吗?
我的记忆中,几乎吃不到。
这个是运输和经济发达程度决定的。
所以,吃米饭的地区就很局限,大都是大米产地。
北方的绝大多数地区以面食为主,大米则相对稀缺,稀缺就意味着要加价。
所以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米饭,从一开始就不是免费提供的。
这样看来,南方才有提供免费米饭的先天条件。
但南方也有不少大米产地,为什么唯独就四川地区的餐馆免费呢?
这个就跟当地的饮食文化和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首先,川渝两地人去餐馆,经常会选择火锅、干锅、冷锅鱼、烤鱼、串串香、冷淡杯等。
而消费这些品类是为了休闲和社交的,有几个人吃火锅的时候吃几大碗米饭呢?
所以,本来四川就是大米产地之一,加上客户也吃不了几碗米饭,所以把米饭的成本做进菜品里,就很容易弥补米饭免费的损失。
第二,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经济先天就比较落后,下苦力的人非常多。
人们在八九十年代对餐馆的最大诉求就是:吃饱。
所以菜少不要紧,米饭管够就行。
那么餐馆老板为了招揽顾客,自然就会顺应这个需求。用免费米饭换流量。
一旦有人开始这样干,大家就纷纷效仿,内卷就开始了。
但这招用在现代就不行,因为现在更富裕,不在乎几块的米饭钱了。
有趣的是,收费在川渝还是行不通,因为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下来了。
餐馆要是收费的话,大家就会抛弃你。通常是高档的餐馆才能米饭收费。
大众餐馆最多也就是一两块钱随便吃。
第三,在早期,本地经济不发达,所以外来流动人口很少,餐馆做回头客生意,为了留住顾客,这个习惯也只能一直维持下去。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人口多,所以有很多餐馆赚的是外地人生意。既然是一锤子买卖,当然是能坑一个是一个。
不信你去火车站看看,那里的餐馆,米饭不会免费。
综上,米饭免费是因为:本地产大米+特殊饮食文化+早期经济不发达
03免费的泡菜这个恐怕真是川渝独有了。
要分析其中原因,肯定有经济的因素,上面已经说过了。
除此之外,这还反映出四川人的商业头脑。
早期,本地人选择餐馆,泡菜可以用来衡量一个餐馆的厨艺。
我们发现,泡菜做得好的餐馆,厨艺不一定好;但泡菜做得不好的,厨艺肯定不好。
不信你可以去成都的苍蝇馆子体验一下,看是不是这样。
生意火爆的苍蝇馆子,泡菜味道通常都不错。
如果某家餐馆的泡菜味道出众,很多人甚至为了泡菜而去消费。
所以用免费泡菜换流量,就是早期四川餐馆老板的生意经了。
而泡菜本来很便宜,不会给老板带来太大的成本压力。
并且,谁也不可能只吃泡菜吧,那不得齁死呀,所以泡菜的消费是很有限的。
反而,有些大老远过来的顾客,还会专门花钱买老板的泡菜。
04写在最后最终,我们发现,要揭开这个问题,需要带上时光眼镜,回到个体餐饮户萌芽的时代。
从饮食习惯、当地气候、经济状况、竞争强度、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所有的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内卷化。
免费就是内卷化的产物。
事实上,成都和重庆就是餐饮行业内卷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您还有其他开脑洞的答案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