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历史学家,郭沫若的一生堪称传奇的一生,他在新诗、文学和考古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郭沫若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日学生,在日本期间写下了大量小说,其中有很多对日本女人形象的描述。在郭沫若的笔下,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对日本女人形象的描述善恶并存,截然相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回归郭沫若的作品本身和他的遭遇。
温婉贤惠,善良体贴的日本女子
在郭沫若的留日小说中,写了不少传统日本女子的形象,这些女子的形象不完全都是以一种凶恶的嘴脸出现,其中不乏有温婉贤惠、善良体贴的日本女子形象。例如《落叶》中的女主洪武师的爱人菊子,《万引》中是非分明的松野夫人。在《喀尔美萝姑娘》中,主人公“我”已经有了家室,但却对卖糖的喀尔美萝姑娘一见倾心,卖糖的喀尔美萝姑娘美丽温柔,在主人公的心中是完美的、如白月光般的存在,因此主人公“我”即使有家室,也无法遏制想要得到她的冲动。
这就是郭沫若笔下日本女子的正面形象,但从他的角度来看,她对日本女子的美好形象,主要是出于对日本女人的幻想,以自我需要和欲望为中心的观察。小说虽然只是虚构,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民国三年(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他见到的日本女人是一个初到日本的中国青年对异国女子的向往,因此日本女子贤惠与否其实关系不大,主要是他喜欢上了这些日本女子,渴望与她们交往。但正如《喀尔美萝姑娘》的结尾一样,作为有妇之夫的“我”,面临这精神出轨的困扰,面临对结发妻子的愧疚,最终只能以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逃避。
自私自利,凶恶可怕的日本女子
在郭沫若的笔下,日本女子的形象还是凶恶的。在他的小说《鼠灾》、《曼陀罗华》等作品之中描写了日本妻子自私自利、恶毒的形象,尤其是《曼陀罗华》中描写的恶毒和毫无人性的哈君夫人,郭沫若将哈君夫人的恶毒描写得淋漓尽致。在《鼠灾》中,郭沫若表面上描写了妻子温柔的一面是,实则在温柔之下却是一个自私自利、慵懒和霸道的日本妻子形象,老鼠咬坏了家里最值钱的衣服,妻子却将所有的火发到丈夫身上。
作为丈夫的方普平,在面对妻子的霸道和凶狠面前,他没有任何反抗的办法,只得默默地走到书桌边去。在书中,作者借方普平的口说道:“平时每逢他女人的东西搅坏了,或者放遗失了的时候,她是定要冒火,闹得一房间的空气如象炭坑里的火气一般”。除了这两部比较典型的作品外,郭沫若在其他作品之中对日本女性的描写,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
年左右的日本女子留学日本期间的郭沫若,对日本女子的两种情感为何截然相反?
其实,这与他自身的经历与当时的环境有关。郭沫若一生中有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张琼华,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在享受了5天的新婚日子后,郭沫若便离家出走,将张琼华一人丢在了家中。
年,郭沫若到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在日本,面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改革后出现的近现代社会风貌,郭沫若为之震惊,这与贫穷落后的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社会。衣着时髦靓丽的日本女学生自然吸引了郭沫若等留学生,对日本女学生的向往这是当时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心中都有的想法。于是,郭沫若借《喀尔美萝姑娘》道出了心中的痛苦,他眼里的日本女子是美丽、善良的代表,但他又觉得痛苦,因为对不起结发妻子“瑞华”。
不言而喻,书中的“瑞华”便是现实中的张琼华。郭沫若与张琼华结婚5天后离她而去,虽然包办婚姻没有多少感情,但他心中始终觉得自己对不起张琼华。这个时期的郭沫若心中是非常痛苦的,他不知道该如何办。最后借助小说《喀尔美萝姑娘》,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但在现实中,郭沫若没有做到这一点,他没有选择自杀这种方式。郭沫若在日本如愿以偿地娶到了他心中的“喀尔美萝姑娘”,这个姑娘就是日本人佐藤富子,郭沫若在留学期间结交佐藤富子并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她结了婚。
佐藤富子为了能和郭沫若在一起和家人断绝了关系。这个时期,郭沫若收获了他心中女神的爱情,他笔下的日本女子形象是美丽的、善良的。他将妻子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和自己在一起的经历写成《牧羊哀话》一书,书中的女主闵佩荑敢于冲破家庭束缚、敢于追求纯洁爱情与心爱的人在一起,说的不就是佐藤富子吗?
年,郭沫若返回老家,终于见到了结发妻子张琼华。此时郭沫若已经在日本娶妻,并且有了四子一女。郭沫若给守了活寡的张琼华道歉。张琼华一生再没有重新嫁人,她守着活寡度过了一生,年病逝,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张琼华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是那个旧社会千千万万个守活寡的女性之一。
对于佐藤富子,郭沫若爱上她时她还是一个护士。郭沫若医院第一次见到了佐藤富子之后,给她写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了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不久后,郭沫若收到了佐藤富子的回信,郭沫若给佐藤富子写去多封热情似火的信,最终二人相恋并到冈山同居,郭沫若给她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郭安娜。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返回中国,佐藤富子没有跟随郭沫若回国。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信件联络。年底,回国几个月后的郭沫若结识了他的最后一任妻子于立群。于立群是郭沫若的情人于立忱的胞妹,郭沫若对于立忱爱慕已久,但一直没有能获得她的芳心。为了弥补遗憾,他将感情转移到了于立群身上,二人于年初同居,后来生下四男二女。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的日本妻子佐藤富子拖儿带女来到中国找他,郭沫若离开的这几十年时间里,佐藤富子一人抚养五个儿女,历尽磨难艰辛。佐藤富子来到中国后,发现郭沫若早已经娶妻生子,二人已无法继续生活,于是她留在中国生活,没有再返回日本去。
郭沫若去世的前一年,佐藤富子终于见到了郭沫若,二人早已经步入垂暮之年,再多话语已经成空,只能相顾无言。年,佐藤富子病危,她将毕生积蓄的多万日元捐给了中国。年,佐藤富子(郭安娜)在中国去世,享年岁。郭沫若的最后一任妻子于立群,在郭沫若去世后的第二年,也自缢于家中。
郭沫若对日本女性的形象为何是凶恶的?
在这个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留日学生在日本饱受白眼和不公正待遇,日本民众对留日学生的嘲弄、歧视使得留日学生心中都普遍留下了对日本民众的不友好印象,关于这种经历,鲁迅曾经也有过,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下了清国留学生的遭遇。
二是作为第一批走出国门的留日学子,郭沫若见识到了与旧中国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骄傲自满的情绪一瞬而逝,紧接而来的就是浓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让追求日本女生方面遭到挫败后,便会将这种不良的情感转移,因而对日本女性的形象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三是留日学生在日本生活时,的确遇到了一些脾气暴躁、高高在上和品行不佳的日本女人,这些日本女人一般以小商店老板、房东老板娘等为代表,她们处在社会底层,但也是对留日学生盘剥得最厉害的,鲁迅曾记录过这种现象:出租给留日学生的房子,中国留学生的价格要比其他国家的贵。在中国留学生心中,恶房东、恶餐馆老板娘,写到文学作品中去,自然是自私自利、心肠恶毒的形象。
晚年的郭沫若综上,郭沫若留日期间对日本女性的形象描写,源于自身的情感经历,也源于对当时国家、社会具体实情。他笔下的留日学生对日本女性的印象,代表了那个时代留日学生的普遍心理,这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参考文献:《郭沫若传》、《喀尔美萝姑娘》、《鼠灾》、《曼陀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