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打拼大半生了,和老北京提起当地小吃自然“十三绝”名头响当当,包括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
小吃这玩意儿,最能表现一个地方的特色。北京这个古都,几百年来大小贵族千万臣民在这里休养生息,着实造就了一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难以望其项背的“小吃文化”。要认真研究起来,足可写出一本几十万字的大著作。近年来受现代化的冲击,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小吃”随处可见,真正地道的北京小吃,反而不容易吃到了。
祖籍山西文水的50后崔普权先生是北京著名民俗学家,出书、办讲座不计其数。崔先生的父亲当年曾在“义盛源”海味店主事,与众多饭店多有来往,受爱好及家庭影响,崔先生对北京食文化颇有心得。笔者受其影响很大,对北京小吃也有了偏好。
北京小吃多属“单练”
碰头食又叫“小吃”,因为过去老北京的小吃并不是跟现在一样在各色餐馆商场中买卖,而是在街头和庙会,各色小吃颜色悦目,味道鲜美,人们本来是不想吃了,可是碰到了也会不由自主的想买点儿尝尝,吃个新鲜。因为是“碰”到的,所以称为“碰头食”。也许是由于北京小吃属“碰头食”,它太大众化了。老北京的小吃摊小吃店都是一家二户单练,经过几代人的操持,的确练出了许多地道的玩艺儿,也练出了名儿。
到解放初期,北京小吃摊群比较集中的地点有隆福寺、白塔寺(原本是东西两庙)、西四、鼓楼、前门外、天桥、菜市口、牛街、花市、东岳庙等。在这些地点聚集着几百家小吃店或小吃摊,煎、炒、烹、炸、烙一应俱全。以隆福寺来说,上世纪50年代,小吃摊一家挨一家,有名的如“麻记饺子”、“年糕虎”、“爆肚杨”、“豆腐脑马”、“豆汁安”等。
“白记豆腐脑”有口皆碑
旧京前门外的门框胡同,是老北京有名的风味小吃一条街,它长不过百米,宽不足一丈,却吸引着成百上千的老北京人纷至沓来,一享口福。白氏父子经营的“白记豆腐脑”在南城有口皆碑。白家的豆腐脑真称得上是白如玉、嫩如脂,入口即化且有豆奶之香。豆腐脑的浇卤最为讲究,用切得薄薄的鲜羊肉片、上等口蘑、淀粉、酱油打出的卤汁橙红透亮,鲜美非常。吃的时候,白师傅用特制的小铜平铲铲起一块白嫩的豆腐脑放在小浅底儿碗中,浇上一勺厚卤,淋上蒜汁或辣椒油,就着刚出炉的芝麻小烧饼这么一吃,嘿,满嘴喷香。
不光百姓爱不释口,就连那些皮鞋锃亮、西装笔挺的钱庄掌柜和票号经理们,也都时常闷着头哈着腰,挤在“豆腐脑白”的桦木长凳上,捧着一碗细白粉嫩的豆腐脑美滋滋地喝着。那劲头儿,比他们下馆子、吃西餐还来神儿,眯着眼睛,细细地喝着回味着,显得那么心满意足。或许这就是京华小吃的神奇魅力。
“爆肚冯”关键在“爆”
在门框胡同名声显赫的“爆肚冯”,清代原本在地安门外后门桥经营爆肚,那时就已在鼓楼一带小有名气。宫里当差的太监们也时常出宫寻访至此,后来经太监推荐,爆肚冯成了清宫御膳房专用牛羊肚子的特供点,生意很好。民国肇始,清宫的专供也渐渐取消了。为了维持生意,冯氏父子便把爆肚摊迁到前门外廊房二条经营,成为门框胡同里一家开业较早的风味小吃摊。
爆肚得选用新鲜的绵羊全肚儿或是内蒙古的红牛百叶。爆肚儿的做法有三种:油爆、芫爆和汤爆。油爆和芫爆只有在饭馆里才吃得着,街头小摊儿没有卖的。汤爆最普遍,饭馆、摊头都有,但做法仍有不同。饭馆里多用高汤爆肚儿,而街头小吃摊只用白水。
爆肚儿之所以称之为“爆”,是因其速度快而得名。其实就是把牛羊肚子切成韭菜叶儿宽窄的横丝,放入滚烫的水中氽一下而已。可就这一氽最见功夫,因为肚儿分肚仁儿、肚领儿、散丹、蘑菇头等各个部位,所需火候各不相同。时间短了肚儿生,时间长了肚儿老,要的就是不早不晚不温不火不生不老的“恰到好处”。吃起来又脆又嫩又筋道又不硌牙,越嚼越起劲儿越品越有味儿,吃过之后还余香在口。就这么看似平常的一“焯”再一捞,跟国画中的大写意似的,精气神全在里头了。没有家传的秘诀加上十年八年的苦练,甭想达到这种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的境界。
门框胡同的市井吃喝除了白记豆腐脑、爆肚冯,尚有年糕王的豆沙馅年糕、毓兴酒缸门口的羊头肉、同义馆的炒火烧、祥瑞号的褡裢火烧等。集一时之盛,成为民国年间一处引人入胜的市井风光。
豆汁儿是老北京下午茶
老北京走街串巷的饮食挑子虽然过往频仍,但却并非杂乱无序。无论从一天的光景还是从四季的变迁,各色食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叫卖时间和方式,好像生活把他们有意安排到某一时刻,让他们成为这一时刻的敲钟人。
豆汁儿,分生熟两种。北京人称熟的为豆汁儿粥。豆汁儿一般在下午卖,如同老北京人的晚茶。小贩们挑着一副豆汁儿担子,一头儿挂着饭台,另一头儿挂着一个带铁锅的火炉子。饭台中间是一大盘红辣椒丝拌的咸菜条,下层的木盒子里放着炸好的焦圈儿。饭台四周用小铁钩挂着五六个白木小板凳儿,供喝豆汁儿的歇脚。
小贩们在胡同里一站,吆喝着“粥,豆汁儿粥?选”从各个院门里就跑出一些孩子,大人们跟在后头,齐集摊儿前。大伙儿围坐在饭台四周,就着焦圈儿、辣咸菜丝,喝一碗从锅里现盛出来的热豆汁儿,顿时觉得五脏六腑都舒坦。没坐的大人们只好端一碗在边上站着喝,老太太们大都端着家伙出来盛点儿,回家慢慢喝。
卖生豆汁儿的强调豆汁儿的甜酸味道,一吆喝起这味儿:“甜酸嘞,豆汁儿哦?选”明明酸是主味,小贩们却把甜字放在首位,避重就轻,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生豆汁儿给了饮者更多的参与性,有人在生豆汁儿里放糖放米细细熬成,味道绝佳,远比小贩们来得讲究。
好心店主发明“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早年间叫做卤煮小肠,这一品种是陈玉田始创的。陈玉田的先人从原籍——河北省三河县来北京,在广安门外莲花池附近的一家酒铺门前卖“熏鱼儿”。卖“熏鱼儿”实际上是卖熏制的猪头肉、猪下水。来酒馆喝酒的多是赶大车、拉人力车、做瓦木工的,所谓“卖苦力气”的劳动群众。到此喝“二两”(酒),买些熏猪头肉或下水佐酒,顺便把自己随身带来的干面食(饼或馒头、窝头之类)一起吃了充饥。
陈师傅觉得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的时候,这么吃太不舒服,就把顾客带来的干面食与猪头肉、猪下水等在一起煮过,供顾客食用。每当陈师傅为顾客端来有肉有饼、连菜带汤的这么一大碗时,不仅热气拂面,而且肉香扑鼻,比吃冷猪头肉更为可口,别具香味。由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从此陈师傅不再与别人争着卖“熏鱼儿”,改为卖这种由他创制的食品——卤煮火烧。
北京人吃小吃说道多
有人把北京小吃的风味特点总结出三条:一是味儿,咸甜分明,味觉刺激明显;二是质地,要么酥脆可口,要么软滑顺口,少有皮的塌的;三是温度,有的吃起来烫嘴,像刚出锅的热炸糕、白汤杂碎,有的入口冰凉,像江米凉糕、艾窝窝,绝没有不凉不热温温吞吞的。
不过,在下还想加上一条:色彩。北京几百种小吃绝对称得上五彩斑斓,金灿灿的豌豆黄、玛瑙般的蜜三刀、白玉般的豆腐脑、红彤彤的炸灌肠、紫油油的栗子凉糕……悦目而又可口,给人双重享受。这样才称得上色、香、味俱全。
北京人吃小吃也有说道:吃炒肝、喝面茶决不用勺子和筷子,而是端着碗底儿,转着圈喝;吃卤煮火烧不能放香菜;吃豆腐脑儿不能放辣椒糊,得放辣椒油;吃煎灌肠不能用筷子,得用牙签……您若不是这样吃,老北京人会说你是沙锅安把儿——怯勺。
笔者的独爱——“炒疙瘩”
说了这么许多,但是在各地小吃排行榜上,一提到“老北京”,感觉总有微妙变化。明明是带着历史积澱的大人物,可一到这个门类就“理亏”,很多人甚至想不起来,所谓老北京小吃的代表是什么。总不能每每提起,都要搬出豆汁和滷煮吧?毕竟前两者是很多人心中响当当的“黑暗料理”,属于还没出场,就劝退的“重型武器”。
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就说老北京小吃乏善可陈,也是不公道的。毕竟吃的要到饭店中才见真身,互联网中的流传,也只是捕风捉影。随便一个老派的京味馆子里,当地人觥筹交错的桌子上,绝对会有一盘貌似主食,却满身光泽度和锅气的神奇物种,乍一看很迷,除了胡萝卜丁和黄瓜丁依稀可见,其他材料似乎都真身莫辨,合起伙来故弄玄虚。
这一盘“炒疙瘩”,才是地道低调的老北京偏爱。“炒疙瘩”是北京的一道独特的民间小吃,顾名思义,它肯定长得是疙瘩形状。名字虽然听起来比较土,但是吃起来就不一般了。仔细来说,炒疙瘩是一种特色面食,但它既不属于传统的汉族食品,也不属于满族食品,而属于传统的清真小吃。
要说到这个炒疙瘩怎么来的,那要推算到民国那会,这种小吃的创始人,并非什么大人物,也不是顶尖御厨,不过是当时住在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一带的民间摊主,穆老太太母女俩,她们是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据说,民国成立还没几年,穆老太太就死了丈夫,她和女儿在北京的和平门外,勉强开了一家小饭店——“广福馆”。
这小馆生意很一般,有一天,她们母女俩合了十斤饸饹面,临到关门打烊的时候,还剩了五六斤。不知怎的,聪明的女儿想起了一个点子,把当天剩下的饸饹面全部重新揉了一遍,然后既不擀也不扯,而是把这团面揪成一个个小疙瘩,然后全部放到沸水中煮熟。捞出来之后全部摊开,放在阴凉处晾着,这么多一下子肯定吃不完,凉凉就不会坏了。就在当晚,她便把一部分面疙瘩加了一些青菜一起放油炒,尝了一下竟然口味很好。于是母女俩就决定将“炒疙瘩”放进第二天的菜单中。就这样,老北京炒疙瘩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第二天,不出意外的,炒疙瘩卖的异常火爆,不一会昨晚的五六斤饸饹面做成的炒疙瘩就全部卖出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种貌似普通的清真面食,乃是北京民间小吃中难得的佳品。
虽然同为北方人,我对“疙瘩”这种小型麵团并不陌生,但小时候家里的“疙瘩”,都是以流动的形式出现,指甲盖大小的麵团滚在汤中,有番茄也有蛋花,一勺能舀出好多精彩。现在的“疙瘩”可不寻常,要到油锅里去走一遭。是什么味道呢?我一直在想,如果给“家常”二字冠以最具体的味道,那“炒疙瘩”就是当之无愧的标签。很多人说,你也许在簋街、在南锣鼓巷、什刹海都找不到这一盘,但在每个老北京人家里,它一定会出现。
葱姜爆香的油锅里,肉丁、面疙瘩、黄豆和胡萝卜、黄瓜一顿风起云涌,出来之后就是有荤有素,带口感还可加醋的完美主食。面食混着菜肉香,电光石火之间,彼此都有了灵魂互补,这应该是食材们组合的根本意义吧。不然一盘“炒疙瘩”,怎么可以不用其他配角就撑起一顿饭的场?好吃的东西相逢的意义,老一辈们,可早就参悟到了
特色小吃店一网打尽
说到尾声了,笔者眼下知道北京可吃到小吃的地方不少,商家较为集中,品种最为丰富的当数什刹海西北处的“九门小吃”啦:老北京“户部街月盛斋”的后人马国琦、“爆肚冯”第四代传人冯广聚等名家小吃均在此设有摊位,此外还有“豆腐脑儿”,“羊头马家”……
位于护国寺大街的护国寺小吃店,位于崇外大街的锦芳饮食店也是您不错的选择,这里有奶油炸糕、蜜麻花、门丁肉饼……
住城北的朋友去北太平庄的“北平楼酒楼”,这里有白水羊头、炖吊子、煎灌肠、炒疙瘩……
位于南菜园附近的朋友可以去“南来顺”,这里的一品烧饼,姜汁排叉、麻豆腐、艾窝窝最地道。
北京城眼下“豌豆黄”、“芸豆糕”制作最精细,用箩目数最多的当数北海公园的“仿膳”了。这儿还有慈禧太后爱吃的“肉末烧饼”,且是当场烤制。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朝·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