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兰自创餐饮品牌,晚年却惨遭出局,关于大

前段时间,大S宣布与张兰之子汪小菲离婚,

俩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本以为俩人会好聚好散,各自开始新的生活,

但事情好像并没有就此消停下去。

没过多久,张兰就在直播间公开怒斥大S,

虽然此前她还一直对自己的儿媳妇赞叹不已,

但这波操作实属让观众也有些不解,

甚至不少人称张兰这是在给自己炒热度。

说起张兰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相当的彪悍,

她是“俏江南”的创始人,

曾经一度扬言要将自己的餐饮品牌打造成世界一流的。

但谁也没想到,最终这位创始人还是被公司踢出了局,

而且还是净身出户。

这位餐饮届的“女强人”的身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作为创始人的张兰却被自己的公司“开除”了?

回顾她大起大落的一生,其实张兰一直都是在夹缝中生存,

她认为自己有九条命,每一次都能让她勇往直前。

01

年,张兰出生在北京市。

她的父亲是一名清华大学的教授,

当时在母亲怀着张兰的时候,父亲就被打成了“右派”,

从一位清华土木工程系的教授被迫沦为了一个泥匠工。

母亲迫不得已,与丈夫划清了界限,

所以从出生起,张兰就没有见到过父亲。

奶奶把一切责任都算在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

还没见面就给她取了一个“小方人种”的名字,

大概意思就是这个孩子不吉利,如今儿子变成这样全都是因为他。

张兰的姥姥是前清朝正黄旗的后人,可以说算是个大家族,

当时家里的四合院里到处都是奇珍异宝,字画、古董数不胜数,

只不过后来这些都被拿来充了公,

但相对来说姥姥家还是蛮富裕的。

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把张兰送到了姥姥家生活,

当时她还有一个哥哥,但是后来被奶奶领走了,

姥姥心疼张兰,对自己的这个外孙女也是格外的照顾,

因为是八旗子弟的后人,所以她对张兰的教育也是十分的严格,

规矩礼数相当的多,不仅要求她“站有站姿,坐有坐姿”,

对待别人还要体面,讲究分寸,

姥姥的严格要求也在后来影响了张兰的一生。

在她五岁那年,母亲在一个舞会上认识了一个叔叔,

这个男人风度翩翩,是一名化工行业的工程师,

说话办事非常严谨,很是招母亲的喜欢,

于是后来她们结了婚,张兰也开始改口叫他“爸爸”。

本以为会受到继父的宠爱,可没想到继父对她的要求更为严格,

他给小张兰安排了一张作息表,

上面具体到她每一分钟干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

每天一醒来,张兰不是要学着临摹大字,就是学着给继父织毛衣,

每完成一个目标,作息表上就会加一个新项目,

还不到十岁,张兰就学会了很多技能。

虽然这些并不是一个孩子应该学习的东西,

但是张兰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怨言的,

继父的教育也让她锻炼出了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

以及一颗做事情可以持之以恒的心,

也是多亏了继父的辛勤栽培,才让张兰变成了一个小神童。

不仅学习成绩远远领先于其他的同学,

跳皮筋、爬树也都是她的拿手项,

再加上从小能说会道的本领,张兰也成为了孩子群中的领头人。

02

年,张兰的弟弟出生了,

这时候正是文革初期,张兰的母亲被人打成了“反革命”,

有一天上班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此时的弟弟还小,姐弟俩一下子成了没妈的孩子,

于是照顾弟弟的重担就交到了张兰的手里,

按照邻居的嘱托,她两个小时给弟弟喝一次水,

四个小时就给他喂一次奶,

照顾完弟弟她还要给一家人做饭,紧接着完成继父安排的任务,

但是这并没有让张兰放弃自己的学业。

两个月后,母亲就被下放到了湖北的“五七干校”里干活,

为了一家人的团圆,继父就带着张兰和弟弟一同前往了。

为了可以让张兰继续学习,继父把家里的留声机拆成了零件,

拿着纸包起来偷偷带走了。

这年冬天,一家人千里迢迢地来到了湖北生活,

虽然换了一个新环境,但是张兰还是很快和这里的人们打成了一片。

当时母亲的风湿病犯了,张兰就扛起了家里的全部家务,

挑水、收割样样不在话下。

甚至她还敢自己跑到田里抓蛇,越是毒蛇,她就越起劲,

因为她听说毒蛇可以治疗母亲的风湿病,

可以说张兰从小就非常的懂事,

就连她自己都忍不住夸赞:

“那时候我还不满10岁,我也在农村,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张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从很小的时候,张兰就肩负起了家里的很多事情,

非常的能吃苦耐劳。

年,许多职位高的干部都回到了县城生活,

只有张兰一家被迫留在了农村,

初中毕业后,她自知已经考不上高中了,

于是张兰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毕业分配前回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北京。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如果继续待在这穷乡僻壤,

以后发生什么她不敢想象。

很快暑假就到来了,张兰独自一人坐上了一辆运煤的火车,

一路上晃晃悠悠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当时负责人事调动的人正是自己小学同学的父亲阎司长,

于是张兰找到老同学,直言自己的母亲身患重病,

但是阎司长并没有给她安排工作,只是敷衍了给她敷衍了几句。

当时奶奶家的红烧肉做得很是不错,在当地小有名气,

于是她跑到奶奶家,给阎司长送了几天的饭,

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了自己的悲惨经历,

一言不合就开始哭。

阎司长拿别人手短,再加上张兰的软磨硬泡,

最后无奈之下给她写了一张“病退证明”。

有了这张证明,张兰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带着一家人回到北京,

当时一家四口在北京还没有住处,就先暂住到了姥姥家,

张兰的年纪还小,她只知道北京的条件比农村好,

在这里肯定前途无量,

但她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拿到的那张“病退证明”却拯救了一家人的命运。

03

回北京的张兰一边要继续自己的学业,

一边又要照顾母亲做家务,

而且她没事还去居委会那里帮别人挑绣花,一个月挣上个30块钱,

在那个年代,30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后来张兰认识了自己的男朋友汪玺,

当时俩人才18岁,非常的恩爱。

年,张兰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看着这张陌生的面孔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为了给父亲早点讨回公道,张兰和叔叔们找了各种关系,

才重新恢复了父亲的名声。

清华和建工局给父亲补偿了20多年的工资,分了一套房。

年,张兰和汪玺四年的恋爱修成正果,在北京办理了婚礼。

父亲为她置办了洗衣机、电视机,

还给他们俩一人安排了一身黑呢子大褂,可以说相当的威风。

结婚后不久,张兰就生下了儿子汪小菲,

但是这并没能改变夫妻俩的关系,

结婚后不久,张兰就和丈夫汪玺分道扬镳了,

她一个人带着儿子回到娘家。

那时候的张兰还没有什么与众不同,

和别人家的女人一样,每天照点上下班,

然后回到家就开始收拾家务照顾孩子,

这样的日子她整整过了十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

她一个人把汪小菲拉扯大,母亲经常重病缠身,

那几年,张兰过的可以说相当的不容易。

年,远赴加拿大的舅舅回国探亲,

这是在这期间他见识到了张兰异于常人的能力,

那时的张兰刚刚30岁,长得十分秀气,

虽然已经离异,但是却把一家老小照顾的非常好。

张兰的舅妈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舅舅常年在外忙工作,

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她,

于是舅舅提议,让张兰跟着自己回加拿大照顾舅妈。

那时的中国正直改革开放时期,

出国对于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事情,

张兰心中那个要改变一个人生活的想法在一次的燃了起来。

但是儿子的年纪还小,这让张兰一下子又陷入了纠结之中。

04

安逸的生活和大好的前途,张兰还是选择了后者,

她安顿好儿子后,跟随着舅舅来到了大洋彼岸的加拿大,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身上肩负着全家人的期望。

虽然表面上说的是出国打拼,

但张兰的生活可比那些出国的人艰苦多了,

她一边照顾着舅妈,还要趁着空闲的时间赶紧跑出去找份工作。

后来张兰找到了一份在唐人街餐馆的工作,

在后厨工作,很少抛头露面,

但是这个工作哪是一个女人可以干的啊。

每天早上九点,他就慌慌张张的来到餐馆,

和一些印度的男人一起扛下一袋又一袋的牛排,每天削足足六筐的土豆。

但是肯吃苦的她从来没有喊叫过累,

有时候一天张兰能打六份工。

她每天工作12个小时,挣得钱全部让她攒了起来,

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十分的思念儿子,

她把汪小菲的照片倒扣在床头,每当想他时就拿起来看一秒,

然后又迅速的扣下去,

自己身处异国他乡,不能让思念阻拦了她。

她给自己下了约定,等到挣够了两万美金,就打道回府,

而整个过程,她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年12月22日,张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见到儿子的第一眼,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他见见世面,

她先是给儿子穿上了自己买来的灰色毛衣,

又带着汪小菲去王府饭店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圣诞节。

但对于刚刚回国的张兰来说,眼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赶紧创业,

虽然那个时候创业的人很少,但是张兰却要一往直前。

在一张大白纸上,张兰看中了上面出租的门市,

哪是一个面积足足有平米的粮店,对面就是健力宝。

她思考再三,租下了门市,

想在北京开一家精品川菜店。

在那个时候,川菜还并不怎么受到欢迎,

一般给人的印象就是低端、不入流的菜系,

相对于粤菜其实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张兰思考了几番,还是觉得做机会更多一些的川菜,

为了让饭店看起来更加高尚,张兰买了一张火车票来到四川成都,

希望在那里可以找到些灵感。

她把粮站改造了一下,变成了一家川菜馆,

年夏天,饭店正式开张,

张兰思考再三决定取名“阿兰酒家”。

当时饭店里最著名的菜就是“蛇羹”,

而这道菜的背后离不开张兰小时候抓蛇的本领,

每当有顾客点到这份菜,她就要亲自上手,

把一条条蛇从笼子里拽出来,

后来,张兰还被冠上了“玩蛇的女人”称号。

饭店开张后,张兰也就更加忙碌,

每天天不亮,她就一个人跑到菜市场采购,

一个人背着好几斤的菜来回奔波。

05

张兰的付出也终究得到了回报,

一段时间后,餐厅开始变的火热起来,

为了更好的经营,张兰特意请来了自己的弟弟为她打理账目。

弟弟把餐厅的每一步支出收入算得紧紧有条,

八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差错。

可惜好景不长,年夏天,

弟弟在家中的楼道被歹徒连捅了16刀,最后抢救无效身亡。

半年后歹徒落网后,张兰才知道其实他们的目标是自己,

因为当时的张兰去往了国外,歹徒才杀害了她的弟弟。

而是多年过去了,张兰到现在都不敢直视弟弟的照片,

张兰消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后来她才慢慢的消化了悲伤。

为了弥补内心对弟弟的亏欠,张兰卖掉了“阿兰酒家”以及两家分店,

拿着全部的积蓄,等待着新一轮的机遇。

那段时间,张兰浏览了许多带有艺术气息的作品,

这些创作给了她很多的灵感,

她发誓自己一定要开一家带有文化特色的餐馆。

于是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张兰开始打造新的餐饮品牌,

“俏江南”由此正式诞生,而这家店也是做川菜的,

可以说张兰成于川菜,也依然会在川菜的道路上发展下去。

年4月,一个带有京剧脸谱为logo的餐馆在北京国贸高档写字楼正式营业,

那时候张兰就默默的发誓,一定要把餐馆开办成世界一流的店,

而且要让世界的人都知道她的餐厅。

而她给餐馆的消费人群定在了“商务人士”,

饭菜的费用也是相当的昂贵,特别注重品质。

年前后,张兰的“俏江南”以及在北京开了大大小小11家分店,

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而张兰最风光的时候大概就是北京奥运会期间,

那时候俏江南成为了国内中餐唯一的供应商。

就在这之前,张兰在接受采访时骄傲的介绍着自己的饮食品牌,

“我们现在全部是自有资金,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

可是后来张兰怎么也没有想到,

就是这个让自己引以为傲的餐厅,在10年后会全然不属于她,

而且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没得。

06

张兰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经历过北京奥运会时的风光后,她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让鼎晖投资用两亿元买走了“俏江南”10%的股份。

鼎晖投资的高层王功权和张兰算是老相识了,

年底俩人在一场酒会上结识,

也是在那里,王功权提出要投资“俏江南”,

张兰一听也是欣喜地同意了。

当时俏江南也是在扩张期,急需用钱。

但是得到这两亿元后,张兰并没有拿来自己花,

而是开创了一个CRM管理系统,用来录入顾客的信息,

下次再光临的时候上面就会记录下顾客的喜好。

但是一颗定时炸弹也在“俏江南”悄悄地埋了下来,

当时她们签合同时不仅有股份转让的协议,

还有一个赌约,“俏江南”必须要在年底成功上市,

不然张兰就要回购鼎晖所持有的全部股份。

当然,当时俏江南的发展让张兰一点都不担心上市的事情,

而且还在儿子汪小菲在国外学成归来后,

直接担任了公司的执行董事,

再加上母亲的吹捧,汪小菲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京城四少”。

在此之后,汪小菲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

开始和圈内的女星纠缠起来,

在与大S结婚前,还与张雨绮、安以轩有过纠缠。

年底,与张雨绮分手两个月后,

汪小菲就和大S举办了婚礼,还在后来被人称之为“世纪婚礼”。

赢取了圈内的当红明星,张兰再也低调不下来了,

称那场婚礼是自己老相识王健林赞助的,

但随后,万达的公子哥王思聪在网上调侃张兰称:

“阿姨,我父亲都没和你见过面,哪来的关系,您根本就是在装老A的二弟。”

后来王思聪不止一次的公开称,张兰不值得尊敬,

她还因此一度成为了热门人物,俏江南也随之成为了一个笑话。

后来加上一系列的事情,张兰并没能如约的完成自己的赌约,

俏江南没能成功的上市,而此时的她必须要开始回购鼎晖的股权了。

此时的俏江南也大不如从前,门店也在一家家减少,

张兰没有办法填下这个巨大的窟窿,

鼎晖发起了售卖公司股权,

年4月,CVC完成了对俏江南的收购,

以3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俏江南82.7%股权的收购,

张兰也变成了集团的小股东,多年的心血也付之东流。

结语

年春节期间,CVC拿走了公司的公章,

并且宣布张兰不再是公司的董事长。

3月,银行冻结了张兰在俏江南的全部资产,

张兰从自己创办多年的企业中净身出户。

虽然没有了俏江南,但是张兰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

年,“麻六记”在国贸开业,

风评不亚于当年的俏江南,但能否超越还将拭目以待。

回顾张兰的一生,一个五十岁身价已经超过25亿的女企业家,

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要重新开始,

这不禁让人感到惋惜。

晚年的张兰称不上圆满,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努力了大半辈子,

最终却倒在了资本的游戏上。

但是张兰却像是一个勇士,这些困难终究不能将她打倒,

未来的她也将继续奋战。

祝愿未来的她可以早日完成自己的心愿,

张兰的故事也将继续延续,

让我们祝福这个与命运做抗争的女人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