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Amanoi,我第一眼看中的不是别的,而是这个。
看起来清新可爱的越式小点心,下面的白色米糕盛于陶土罐内,以炭火蒸成酥脆米饼,上方加入各式馅料,之后蘸些酱料一同吃下,是芽庄街头并不多见的传统家庭食物。这是Amanoi为住店客人提供的下午茶的一部分,馅料从海鲜到水果,每天更换。
可是,这些越南小吃太具本土性,没有国际化的英文名称,很难记住。但它仿佛也在告诉我,一直以来,可能我们打开越南美食的方式都不太对。不管发音准不准确,提到越南我们脱口而出的Pho(正确发音是fuh),虽名声响亮,却无法包容越南美食。我们毫无偏见地说,越南的食物其实可以自成一派。
越南河粉
Pho
大街小巷间,卖河粉的Pho店铺一遍遍加深着我们对它的记忆。来到越南不是必须吃河粉,而是情不自禁。要想把河粉吃得像当地人一样,通过一次旅行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过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消将河粉从南到北吃上一吃,也便多少体味个中滋味了。
当地人从一日之际在于晨的早餐就开始吃Pho了,想必是足够清爽健康。不过河粉虽然是举国上下都爱吃的食物,最初却发源于越北的河内,如果此时在河内吃上一碗河粉,可能吃的是60年前的味道。
秉承“越是角落里的便越地道”这种街头觅食法则,在北方城市河内,Pho10LyQuocSu的地位不可撼动。北方人口味清淡,用料微妙不易察觉,一碗河粉里,谁都不会抢谁的风头。这里的Pho总是油脂很少,配料只占很小一部分,主要是葱,香菜、罗勒和辣椒少许,顶多再挤些鱼酱、米醋调味。因此,他们把精心熬制的牛骨汤底视作成败的关键,要使用恰到好处的火候将汤底完美呈上。
尽管Pho10专做牛肉河粉,但名堂却一点都不少。六种不同粉,以不同做法取悦难调的众口。其实比起牛肉粉来说,鸡肉粉PhoGa要省事很多,鸡肉粉的汤底只需熬制四小时,而牛肉粉则需要一整夜。很明显,Pho10是不怕费事的主儿。
当Pho通过商船水路传到越南中南部,受到周边国家饮食习惯的影响,人们的口味也开始越来越重。标新立异的南方人开始在河粉中加入油脂、豆芽、甜罗勒,有时甚至是大块冰糖和烩酱,以使原本的肉汤更加甘甜醇厚。
关于米粉南传变异的一个经典例子,要属会安高楼面了。
高楼面
Caolu
这碗面据说在整个越南境内唯会安独有。
说到会安,观光客的态度仁者见仁。很多人喜欢把它和丽江相提并论,高高在上地认为会安就是丽江翻版,毫无趣味。然而如果我们细细观察会发现,尽管容纳了庞大的游客群体,会安古城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喧嚣处总有静谧角落,商铺无法掩盖它的淳朴,夜幕降临时分不会令人想入非非。漫步其间,我们甚至能找回久违的儿时记忆:有些落伍的过时物件,令人感到心安和宁静。并且,它和旁边的美山遗址、顺化历史建筑群,均被列入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如此高密度的荣誉,不得不令人刮目。
会安是越南最早开放的华埠,华商、日商以及远道而来的欧洲经商者曾在这里进行繁忙的贸易活动,从各派会馆林立的建筑遗产中穿梭,不难想象几个世纪前的饮食男女在这里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改良。高楼面也许就是其中的一种妥协。
古城内的MorningGlory,是人们品尝会安三吃的首选餐馆。高楼面的做法传说十分独到,需要用到占婆岛的柴火灰烬、播礼的井水以及茶桂村的生菜。这三样闻所未闻的东西,一旦踏出会安便无从寻见。
柴火灰与井水混合的目的,是要对米粉进行碱处理,处理过后的米粉会呈现微黄色,比寻常米粉更加劲道可口。不过准备工作还不算完成,占婆岛的柴火灰此时要燃烧起来了,米粉在这样的烟熏火燎下,将具备独特的熏制味道。经过这些程序后的会安高楼面,可谓是越南一绝。
白玫瑰
WhiteRose
拥有如此优雅性感名称的食物,在没亲眼见到之前,让人浮想联翩。但实际上,它只是一种外观好看的饺子,乳名叫banhbaobanhvac。至于它这写意风格的洋名,自然也不是本地人给取的。也难怪,富有浪漫情怀的法国佬总是这样浮夸。
一盘白玫瑰,大概也就是几粒捏成玫瑰状的饺子,洁白无瑕且柔软的米纸下轻轻包裹着湿润的虾肉,这种米纸也被用于制作越南春卷。尝起来,似乎比中国饺子皮更有韧劲,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许是因为和面所用的井水也来自播礼。没错,就是制作高楼面用到的那口井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疑了。
表皮点缀的烤蒜或鱼松给食物本身带去一丝鲜咸酥脆的口感,不过为了平衡舌尖味蕾,蘸料通常是甜的。如果能够适应本地口味,同鱼露和青柠汁一同食用将是更道地的吃法。然而,这道清奇到似乎带有仙气的菜绝对不适合口味重的朋友。
若问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白玫瑰,我们会推荐古城外那间同名餐馆,主打菜自然便是白玫瑰本仙,来到这里的食客不止各国游人,当地百姓对它更是真爱。据说它垄断了整座会安城内的白玫瑰,是大有来头的家族企业。如果在古城内见到其他售卖白玫瑰的店铺,很有可能就是冒牌货,因为这道菜的配方只掌握在餐馆第三代继承人TranTuanNgai手中。
烤肉米线
BunCha
在会安及周边,烤肉米线似乎没有那么大行其道。但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某次微服私访,的确使得越北这碗米线名声大噪了一阵。
与形状扁平、重在汤底的Pho相比,越南烤肉米线爽滑圆润,汤头也偏甜,特别下饭。以我个人的感受,它就像是我们国家苏南一带的老卤面那样叫人胃口大开,轻易满足了人类最简单原始的肉食欲望,足以代表一个地方最local最平民的饮食习惯。
BunCha的噱头在那份随米线一同端上桌的烤肉,肉片已被浇上提前熬制成熟的酱汁,香气逼人。随行的香草和蔬菜在烤肉的衬托下根本入不了法眼,连米线都不是主角。通常每间店内会提供两种荤食的选项,整片的烤肉或是肉糜,不过倘若店家能将肉片做到外焦里嫩、鲜嫩多汁,定是不要负了自己前来食肉的一片初心啊。
说到米线,猛然想起离岘港不远的顺化那碗牛肉米线,又是被AnthonyBourdain这台行走的种草机捧红的街头美食。
牛肉米线是顺化一绝,与国内米线的口味算是相仿了。整碗米线以微辣的排骨汤做底,在色泽和香气方面,都有点接近云南的小锅米线。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大块的猪血、猪蹄以极其实诚的份量出现在每一碗米线中,就像CNN在越南觅食节目中所说的,你得让它看起来很红很红,这样一碗正宗的顺化牛肉米线才大功告成。
入乡随俗的越南法棍
BanhMi
越南法棍的辨识度其实很高了。我们多少都知道这个国家的殖民史,因此在看到那被烤得极富咬力的法棍时,并不会太讶异。不过与法棍不同的是,这个越南改装版却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内在身份的随意切换。
对半分,里面抹的不是黄油也不夹奶酪,而是各种你曾经吃过的食物,可能是牛肉鸡肉,也可能是海鲜,甚至是包裹着虾松的春卷白米皮(whiterose),也完全可以只是一只荷包蛋而已,可谓包罗万象了。但无论风格怎么变,不可缺少的点缀一定是香菜、薄荷叶和胡萝卜。所以,越南法棍也叫越南三明治。
会安的法棍是最出色的,皆因这城内有两家声名鹊起的铺子,一间叫BanhMiPhuong,已故的美国名厨AnthonyBourdain在店内品尝过一次法棍后赞不绝口,从此店内人满为患。另一间仿佛默默无闻,挂着MadamKhanh–TheBanhMiQueen的牌匾,没有虚张声势,但是每天来到这家店的客人,都喜欢和它80岁的女主人合影留念。
80岁的NguynThLc,每天要做个法棍。从早七点到晚七点,从一而终,每只经过她手的法棍都满满地包裹着肉酱、叉烧、香肠、炒鸡蛋、泡菜、木瓜、胡萝卜、香菜、辣椒、酱油,以及她自己的私人秘方。这一连串令人垂涎的食材,完美平衡了酸、甜、咸、辣的味觉体验。正如VICE对她的评价:Youknowyou’reintherightplacewhenthere’sonlyonethingonthemenu.“当菜单上只有一道菜时,你就知道你来对地方了。”
海鲜
Seafood
不要以为越南所有的美食天分都恩赐于街头,奢华酒店的先天优势还是令人无法忽略的。坐落在永熙湾(VinhHyBay)的Amanoi,距离旅游胜地芽庄只1小时45分钟车程,是芽庄惊人长度的海岸线的延伸。既完美兑现了安缦避世旅居的诺言,也与芽庄共襄海鲜和鱼类的天堂。厨房的预备队是临近的渔村,它们为食客提供着每天的新鲜水产,不过,酒店餐厅虽然可以把鱼做得很好吃,对特色大明虾的执念是没法被按捺的。按重量计价的沿海地带,人们可以在街边大快朵颐,传说中在泰国吃一次海鲜的银子,可以在芽庄吃三次,这话不假了。这里的海鲜烧烤重在酱料的粉饰,作为越南饮食的一部分,这并不难理解。
如果是胃口在支配旅程的话,我们更建议去中北部寻觅,会安、顺化、岘港的丰富说明了中部越南对美食的绝对权力。
在越南这座不吃对不起自己的国家,即便是如四季都要放下身段融入当地文化不可。LaSen餐厅的主题夜,甚至local到引入越南火锅。这种比国内任意一种火锅都要“肉感”的火锅,主要涮料以牛肉和海鲜为主,即便如此,越南人依然坚持河粉的出席。煮熟的河粉浇上火锅汤底和牛肉,又变成了一碗大众情人PhoBo。
鱼露
FishSauce
千锤百炼,越南的饮食,其实关键来自酱料的点睛之笔。任何一道好吃的菜肴,绝无可能缺少大名鼎鼎的越南鱼露。它撑起越南美食的脊梁骨,每一间厨房里它都是公开的秘诀。
直接引用歪国某美食杂志的评论:“鱼露如有魔力,好像一条能够实现所有烹饪愿望的会吐谷氨酸的巨蜥(不得不说这比喻阴阳怪气),越南人会用这个魔法,我们白人该奋起直追了。”
(来源:匙叉旅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