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0日,王小波给远在英国的李银河发了一封邮件,说些零零碎碎的日常,次日凌晨,他却突发心脏病辞世,被人发现时,他的头抵着墙壁,墙上有牙齿刮过的痕迹,而桌子上是未完成的作品《黑铁时代》。妻子李银河正在英国做访问学者,接到电话后立马乘上最近的航班回国。
她突然觉得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无数思绪纠缠成乱麻,把她拖进深海里。那个对她说:“爱你就像爱生命”的人,已经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她像丢了魂。从机场回家的路上,来接李银河的朋友对她说了一句话:“小波是个诗人,他走得也像个诗人。”
王小波是死后才出名的作家,时至今日,他的热度也丝毫不减,无数人仍把他奉为偶像。李银河后来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王小波的遗孀,一个是女社会学家。在这个钢筋水泥构筑而成的世界里,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的浪漫爱情被不断提起,已然成为经典。
“你看我怎么样”
王小波和李银河出生在不同的地方,生长在同样荒诞的年代。他们都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情况在政治洪流中发生了突变。李银河比王小波要幸运一点,她的父亲早早被平反,恢复了工作,她也得以进入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光明日报》担任编辑。李银河原本不叫李银河,叫“李三反”,后来因为要上小学了,她的父亲突然做了一个梦,便给她改名叫李银河。
很多人说这名字取得大,可当李银河还不是学者的时候,她就是个智商高、成绩好,还有些天真腼腆的女生。她还曾写血书要求下乡去内蒙古兵团,可当真的下了乡之后,她才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看到了人心的不古。可她遇到王小波之前的生活总的来说还是风平浪静,没什么波澜。
王小波的父亲是哲学教授,家中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原本不愁吃穿,不想时代的风波将王小波父亲这个无辜的人推到了灾难的深渊边缘。王小波从少年时代开始便辗转云南、山东等地下乡插队,生活艰苦而贫瘠,可便是这些贫瘠的日子让他思考人生的意义,并以此为背景写出了一部部佳作。当然,大众是在很久以后才看到他的佳作。
李银河在报社当编辑时,王小波还在工厂当工人。还是工人的王小波虽然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可他写的作品已经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流传开来。
一天,编辑李银河在朋友那里偶然读到了王小波的小说《绿毛水怪》,这部小说相比王小波之后的作品而言仍显得粗浅幼稚,但李银河那时候被其中的文字和故事深深吸引,内心产生共鸣。她觉得王小波这个作者一定是个富有才华,特立独行的人,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看看他的真容。
李银河前往王小波家拜访,想去找王小波父亲探讨一些哲学问题,并看看王小波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看可是令李银河失望透顶,王小波其貌不扬,和她长得十分帅气的初恋前男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时的李银河便没把王小波当一回事,王小波却对李银河一见钟情。
王小波开始经常跟李银河借书还书,一次王小波骑着自行车去还书,去的路上不小心把书弄丢了。王小波到李银河的办公室去道歉,这是两人第一次单独见面,王小波尴尬地对李银河说:“不好意思啊,来的路上把书弄丢了。”李银河不悦,但表面上并没说什么。
王小波和李银河聊着文学,她听见他冷不丁问了一句:“你有男朋友吗?”李银河愣了愣,回答道:“没有。”王小波说:“那你看我怎么样?”
李银河瞬间感到有点懵,便委婉拒绝了王小波。当时,李银河有着稳定的工作,并且学术前途不可限量,而王小波只是个底层工人,两人身份悬殊,他们的朋友都觉得王小波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想,王小波用一封封炙热而真挚的情书打动了李银河的心,两人开始恋爱。
恋爱后,李银河还曾嫌弃过王小波丑,提出过分手,王小波气急败坏,给李银河写了一封信:“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里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咱们扯平了。”
李银河看了他这幽默又有点冒犯的话,反倒笑出了声,两人就这样重归于好。他们就像是两个有趣的灵魂相遇,碰撞出前所未有的浪漫。
热恋期间的王小波和李银河,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情话,可是因为工作,他们聚少离多,王小波便把情话写在五线谱上寄给李银河,让这些话仿佛有了声音。他每封信的开头都是:“你好哇,李银河”,隔着遥远的距离,他向她诉说爱意:“真不想让任何人来管我们,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李银河则把王小波比作男版的灰姑娘,觉得这个“灰姑娘”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很有才华,心地善良,也是真心对她好。王小波这个原本内向、书生气的人,在遇到李银河后更是变得大胆又疯魔。
相恋两年后,王小波和李银河在年的1月结了婚。那时,王小波刚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不久,而李银河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做社会学的研究。王小波没有遵从自己真正的心愿学文学,在父亲的劝导下,他重入校园时选择了理科,考上大学后选择学数学。
如他自己所言,他生长于老舍自杀、胡风入狱的年代,父亲也是个文科教授,却饱受苦难,曾向儿子坦言,“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同一部恐怖电影”,所以不准他学文科,让他选择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
王小波和李银河没有举行婚礼,两家人在王府井一起吃了一顿饭就算是结婚了。结婚后,他们过得潇洒又自在,也没有要孩子的打算,用王小波母亲的话来说:“他们在一块儿吃什么?吃精神吗?”
我们不难想象,这对夫妻的精神生活必定是极其丰富的,他们远离世俗,在高尚精神世界里遨游,没有柴米油盐,也没有一切鸡毛,只有恰到好处的爱和文学。李银河也承认,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但也很富足,很少把重心放在吃穿上,多的是一起研究和写作。
那个时候,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日子像一部慵懒的爱情电影。
“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年,李银河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社会学,以求在学术上更进一步,王小波作为陪读,跟随妻子前往美国,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在异国他乡读书、生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两个人靠着李银河几百块的奖学金生活,仅仅够交房租和吃饭。
为了生计,夫妻俩到一家餐馆打工,李银河当服务员,王小波在后厨帮工。可李银河知道王小波写作的梦想和寄托,不舍得他在餐馆里打工,让他在家安心写作。她相信王小波的才华,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大梁。
她向别人解释道:“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在外人看来,李银河和王小波也许是典型的“女强男弱”,可李银河丝毫不掩饰对王小波的崇拜,她说:“有些真正的东西我是比不过他的。”
在李银河的支持和庇护下,王小波在美国阅读了大量经典,不断思考,写出了《黄金时代》《红拂夜奔》等重要作品的初稿。王小波还得到了著名史学家许倬云的赏识,许倬云虽然不是文学家,但是他帮王小波建立了历史的架构,也给予了他笔法的指导。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能在台湾《联合报》获得文学大奖,许倬云便是推荐人。也正是这次获奖让王小波信心倍增,让他有勇气辞去工作,专心写作。
在美国,王小波和李银河生活拮据,但他们还是拼命攒钱,驱车万里去游历了美国各地,还去游览了西欧各国。两人留学的这段时间,是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王小波成功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李银河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年,两人一同回国,李银河师从著名学者费孝通,进入北京大学社会研究所,王小波作为家属,被安排在北京大学任讲师。
后来,王小波被调到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在会计系当讲师,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可他始终觉得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年,王小波辞去教职,想专心写作,所有人都反对,只有李银河支持他,她说:“我就觉得他写小说行。”
写作便注定孤独,作家王小波更是孤独的,在他生前,他出版的作品寥寥无几,多数都免不了被毙的命运。很多编辑都说他写得好,但是现在不敢发。他的作品只在港台地区出版过一些,但知道的人很少。代表作《黄金时代》在香港出版时被改名为《王二风流史》,以黄色小说的面目示人。
到后来,他已对退稿习以为常,只能以写杂文为生,很多人还觉得他的杂文写得比小说好,可实际上他的小说质量远远高于杂文,只是别人看不到。他捧出了自己所有的真诚,更难得妥协,可依旧无人在意。
好在,无论写作的日子多么孤寂艰难,妻子李银河始终支撑着他。
爱情是双向奔赴,王小波也在支持着李银河。李银河无疑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在他们那个时代,没有多少人像李银河那样会去研究性、同性恋、跨性别者这些命题,也没有多少女性有真正的独立意识,并为先进或不先进的女性群体发声。
随着李银河的名气逐渐大起来,关于她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而王小波一直都站在妻子身后,并为她发声。李银河对同性恋的研究影响到了王小波,他也开始怀着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