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头下中美印三国学生的真实差距,折射出的

▲纪录片《两百万分钟》

《两百万分钟》是年在美国上映的纪录片,影片  跟踪对比了来自美国、印度、中国的6名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意是为了给美国的教育敲响警钟,但是却引来了更广泛的、关于教育方式的反思,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一、6个学生

美国

布莱尼、尼尔

17岁的布莱尼和尼尔就读于印第安纳州,卡梅尔中学。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他的梦想则是从事电脑绘图工作;

她想趁着高中连夜派对、尽情玩乐,

他是橄榄球队长,每周训练时间超过20小时;

她参加了社区义工工作,

他做校报美编、在餐馆兼职,还担任健康环境俱乐部部长。

印度

阿波娃、罗西

17岁的阿波娃和罗西就读于班加罗尔,圣保罗英文学校。

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工程师,

他的目标也是成为一名工程师;

她除了日常学习外,每周六早上5:45还要参加大学考前辅导班,

他被家人寄予厚望,学习之余几乎没有时间干别的事情。

中国

胡晓远、金睿璋

17岁的胡晓远和金睿璋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她报考了耶鲁大学,并希望自己在某个领域成为世界第一,

他的目标是进入北大学习数学;

她的闲暇时间被各种艺术辅导班填满,

他参加过不少国际数学比赛,有很高的数学天赋。

二、3种教育

6个17岁的孩子,出生于3个不同国度,

同样是班上的佼佼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

经过两百万分钟的考察(约等于整个高中的学习时间),

他们的目标最后都实现得怎样呢?

美国的布莱尼和尼尔完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布莱尼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读医学,

尼尔获得普渡大学奖学金,学习电脑绘图;

中国的胡晓远和金睿璋部分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胡晓远没有被耶鲁大学录取,去了清华大学读金融,

金睿璋没有考上北大数学系,但被第二志愿北大元培班录取。

印度的阿波娃和罗西则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

阿波娃考试落榜,在附近学校学习电脑工程,

罗西没有考上印度理工大学,进入市里一所顶尖工程学院。

纪录片的原意是给美国教育敲响警钟,

然而结果却是,

只有美国学生完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有人归结为3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差异,

但我看到的却是,

3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

在采访中可以看出,

美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对宽松的,

他们会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选择,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印度的家长则有种“过来人”思维,

他们觉得自己的经验可以指导孩子,

而且路就只有一条——

考上大学,然后当工程师,

这是“最保险”的出路。

中国家长则把孩子的教育当作一项投资,

为的是将来孩子能更好地谋生,

生活也能过得更加轻松。

三、笼中之鸟

很久以前在一场TED演讲中,

听主讲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国妈妈问女儿中午要吃什么?

女儿脱口而出,不知道,随便啦。

妈妈说,不要随便,你要吃什么妈妈就带你去。

女儿高兴极了,忙问,真的什么都行?

得到妈妈的首肯后,女儿仔细地思考,

半晌才说,我想吃盐酥鸡!

妈妈眉头一皱,说,妈妈跟你说过很多遍了,盐酥鸡很油,不健康,换一个别的好不好?

女儿又托着下巴想了好久,最后说道,妈妈,我想吃布丁!

妈妈火气上来了,中午吃什么布丁?

家长常常自诩开明,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但我们真的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吗?

恐怕只有当孩子的选择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时,

我们才会认可他的选择吧。

印度的罗西在业余时间跟同学成立了一个乐队,

但是他坦诚,家人并不支持他这项活动,

他们觉得学习才是第一位,应该认清现实,不要冒险。

与之相对的,

尼尔的妈妈很高兴儿子能把学习、运动、谈恋爱都弄得有声有色,

他的爸爸则表明,比起成为一个表面的“成功人才”,他更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有一个比喻我认为挺恰当,

一只鸟被关在笼子里久了,

也就不会飞了;

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的想法左右,

即使有一天自由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四、自信的力量

父母常以“孩子还小”“还不懂事”为借口,

替孩子选择,为他们做主,

殊不知这种做法的影响正悄悄渗透进孩子幼小的心灵,

内化成一种难以动摇的认知——

爸爸妈妈的能力比我强多了,

我应该听他们的。

如此,即使孩子到了叛逆期,

虽然表面上在跟父母作对,

但是认知的底色仍然是,应该听父母的。

从小不被父母当做能够独立决策的个体,

长大了就很容易变成“随便啦”“都行”“没什么明确的目标”的状态。

纪录片中的中国女孩胡晓远被问及对长大后的自己有什么期待,

她说没什么特别的期待,只想在某个领域取得世界第一,

但具体是什么领域,目前还不知道。

我们都知道自信的人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自信的人身上仿佛有种野性的力场,让人觉得光芒四射,

然而我们却像面对潘多拉的魔盒般感到害怕,

害怕孩子任性妄为,

害怕孩子行差踏错,走了弯路,

归根到底,

我们是不相信孩子离了我们的指引,还能过得很好。

五、父母的作用

有一个比喻是这么说的:

孩子就像一只过于洁净的杯子,

每个人把手放上去都会留下手印,

或深或浅,最坏的情况下,

有的家长会把杯子亲手捏碎。

几乎只要把孩子生了下来,我们就在染指他的人生,

孩子的无限潜力,在与我们的朝夕相处中,

一点一点地被窄化,甚至被扼杀。

这个时代父母都有的育儿焦虑也就来源于此——

我们怎么能不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其实方法无他,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均证明:

道路千万条,信任第一条,

给孩子以信任,孩子将变得自信;

给梦想以支持,梦想将成为现实;

给挫折以鼓励,挫折将不再可怕;

给成功以赞美,成功将得以复制。

六、尾巴

在纪录片中我还留意到,

美国学生经常会用到“我打算”“我希望”等字眼,

而中印两国的学生则更多地使用“我应该”“不得不”。

正因为“我应该”“不得不”,

阿波娃和罗西只能选择走一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

而正因为“我打算”“我希望”,

布莱尼和尼尔可以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19世纪末期,

全世界都在为马粪的问题感到苦恼——

马车这么多,如何解决马粪的清扫问题?

这个问题后来解决了吗?

没有,后来马车消失了,问题本身不复存在。

也许我们不是为孩子做的不够,而是做的太多了,

也许简单地信任孩子,问题反而会迎刃而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