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洋”这一货币形式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大部分人都只是在一些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影视剧中见过它,而一些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大洋”是什么东西。
改银为元
其实“大洋”在中国货币历史上也曾留下过一段虽然短暂但却深刻地独属于它的印记。
在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的祖先都是将银两、铜钱、银票等物品来当做货币使用。
而到了宣统元年的时候(即年,溥仪登基的次年),清朝设立了铸币局,改银为元(其实就是将原本的元宝改成了圆形),并且统一发行银币,还在部分银元上刻了蟠龙的形状。
而这种新出的货币形式,被官方叫做“龙洋”,至于其他的没有蟠龙的银元就被人们称之为“大洋”。后来清朝正式灭亡,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走向了末路,民国正式成立,我国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一页。
民国成立之后,于年正式推出了《国币条例》,并且确立了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还将“壹圆”定为了国币。
根据官方记载,“壹圆”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八成九,纯银的重量即为六钱四分八厘,(23.克),约等同于银圆壹枚,之后民国政府又定十分之一重量的“元”为一“角”,十分之一“角”为一“分”。
作为国币的壹圆被铸成八成九银、一成一铜的硬币,上刻有袁世凯头像,这种银元则被民间称呼为“袁大头”。袁大头出现后,逐渐取代“龙洋”、“鹰洋”等旧有银圆,在全中国境内流通。
接着将时间的指针迅速拨到年,这一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在他们颁布的国币条例中,我们能清楚的发现依旧采用了银本位的货币制度。
但与袁世凯任期内不同的是,国民政府推出的“壹圆”的纯银含量为23.克,纯银含量相较于之前略小,所以铸造成的银元大小相对的也比“袁大头”小上一些,而因为其上刻了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人们管它叫做“孙小头”。
但银元作为国币的地位却并没有保持多久,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国际银价产生了大幅度的波动,随之中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美国在年推出的《购银法案》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购银法案》颁布后,国际银价开始上涨,这让中国银根短缺,并且利率急速攀升。苦于经济的民国政府也不得不在年进行了货币改革,放弃了原本银本位的货币制度,改为发行法币,并收回银元。
虽然中华民国政府曾在年的7月再次启用过银元,但后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国政府撤出中国大陆,银元也正式告别了它曾经身为国币的辉煌地位。
银元的购买力
刚说完银元的历史,接着肯定就要探寻一番银元的购买力了,虽然银元是统一货币,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购买力也是不太一样的。
根据史料记载,在年的北京,一枚“大洋”可以买到60斤大米,再根据物价折合成人民币来看,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元,而到了20世纪30年初期(即美国提出《购银法案》时)。
银元的购买力产生了大幅度的缩水,一枚银元只能买到25斤大米,这种通货膨胀的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民国政府要改革货币制度的原因所在了。
那巅峰时期的银元购买力为多少呢?不妨以鲁迅先生为例,在年,鲁迅先生曾以三千多块大洋的价格在北京买下了一处相当大的四合院。
以当时文人编辑们月工资2、银元的工资水平来看,仅用他们一年的工资就可以实现,这种货币购买力我们稍加思索就能发现确实不一般。
除了鲁迅先生,我们再看看陆小曼和徐志摩,出身名门的陆小曼在当时每个月的开销就足足有银元之多,而为了负担起这么大的支出,婚后的徐志摩同时兼任着三所大学的教授。
那个时期正教授大概能拿到-银元的月薪,普通教授也有银元左右。此外,他们夫妻二人还租住了一套上海的带花园的三层别墅,仅是一个月的租金就要花费银元之多。
巨大的贫富差距
不止民国文人,站在当时商人的角度,我们也可以体验到巨大的贫富差距。
民国奇女子董竹君在刚到上海的时候,以0银元的价格租下了一幢三楼单开间的小餐馆,并取名叫“锦江小宴”,这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锦江酒店的前身。
此外,一座位于法租界的餐馆除了高昂的租金之外,还得有巨大的经营成本,而这对于中上层人士来说却依旧负担得起。
可当时民国时期的百姓们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对普通家庭来说,吃一顿一块银元的私人火锅都是一种奢侈。
据清华教员狄登迈在年完成的调查来看,当时北京城的一户平凡的五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大概维持在枚大洋左右,而这,甚至连正教授半个月的工资都抵不上。
此外,那些从事普通行业的农民、工人、店员,每月的工资只有可怜的10-20银元,仅仅只是正教授的几十分之一。
从普通人身上方能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些生活困苦,贫困潦倒的人才真实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现状,对当时那个年代来说,书里除了诗和远方,应当更多的是生活中的苟且,而这也是鲁迅先生伟大的原因之一。
最后,希望大家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虽然确实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相比先辈,我们的日子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蜕变,并且必定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