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的时候,由于单位裁员,我爸妈办理了停薪留职。我家是县车队的,和领导商量
把车队大门口的铺面租了下来,开了一家小吃店。
我们车队主要是跑周边区县的长途车,每天来赶车的旅客络绎不绝,我父亲每天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去做早餐,晚上守店要差不多守到9点多钟,直到车队关门后,才能收摊回家,除了下午可以回去睡个午觉,全天坚守的时间非常长。
不过辛苦的付出,总是有一些回报的,那时候每天可以卖到三五百块钱。九十年代初,猪肉才2.8元一斤。算下来当时我家的收入比在车队上班要强多了。
就这样做了好几年,我妈介绍了一个亲戚到车队上班,于是小县城的人情痛苦就来了。
这个亲戚虽然是近亲,但是却是很多年没有见面,那时候的通讯方式才刚脱离写信,几千块钱安装了座机电话。
他是一个自来熟的人,喜欢交朋友,在车站上班,各式各样的人都能认识,没多久,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认识了不少。
我家的小吃店也做各种炒菜,顺便一些啤酒,有一次亲戚叫了两个朋友过来吃饭,连吃带喝,吃了两个多小时,饭后却发现身上没带钱,于是我父亲就主动免去了他的饭钱。
可惜的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没过多久,又带着人过来吃饭了。饭后两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喝醉了。拍拍屁股就走了。事后再也没有提说过这件事。
由于是近亲,父母想想也就算了,并没有去跟他提饭钱的事情,毕竟一顿饭也不是什么大事,影响了亲戚的感情就不太好了。
就这样,亲戚又带着朋友来吃了好几次饭,直到最后一次,我妈忍不住了,就直接跟他提了钱的事,大概意思就是他每次来吃饭都不给钱,我们也是小本生意。
还记得当时亲戚借口说身上没带钱,先记上账,下次来一起全部结清了。
从那次以后,他再也没有来我们家小店吃饭了。碰面的时候也没有提钱的事情。后来感情渐渐地就疏远了,来往也少了。
我妈还从老同事口中听到亲戚说我们的闲话,意思是说我们家很小气,都是表亲还分那么清楚,还不是跟自家人一样。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不管是熟人朋友还是亲戚,除非我们自己家请客,我妈一律要收费,而且概不赊欠。
小县城的人情世故真的可以说是错综复杂,没过两年车队的领导说店面要拆迁,要求我父母把店面搬走,(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店面都还是没有拆)。
由于没找到更好的位置,父母结束了好几年的餐饮生涯。
关于领导说拆迁的事情,我也不好分析是什么原因,不过当时如果领导来吃饭,没有坚持不让他赊账的话,虽然领导从来没接过账。那么估计我们家还能再干几年餐饮。
综上分析,虽然是小生意,但是在中国这个社会,也要看人下菜,毕竟内地好多地方都还是人情社会。
我是记录网红美食,分享家常风味,喜欢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