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中餐馆打假中国加盟商,网友是假的

1、

全球最大中餐馆打假中国加盟商

你知道吗?全球最大的中餐连锁品牌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诞生的“熊猫快餐”。

当我知道这个事之后也是怀疑的,但当我看到“熊猫快餐”的资料之后终于相信了:目前他们在全球拥有多家分店,主要分布在美国各个州,还有波多黎各、墨西哥、加拿大、阿联酋、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雇佣了多名员工,每年赚多亿美元。

这两天,终于传来了“熊猫快餐”在中国云南开设了第一家分店的消息,还有网友专程跑到云南去“打卡”。

不过很快云南的这家“熊猫快餐”就被打假了,远在美国的创始人程正昌委托“中国烹饪协会”发布声明,声明里说,从未授权任何人和机构在云南开店,云南的所谓“熊猫快餐”是个假货。

网友们看到这个打假消息之后,纷纷表示:是假的我们就放心吃了。

因为凡是吃过熊猫快餐的中国人,都会感觉吃了一个假中餐,相比于传统正宗的中餐来说,实在是太难吃了。

2、

所有华人都觉得“难吃”的中餐,

怎样在国外年赚百亿?

说熊猫快餐难吃,这并不是对他的恶意攻击,因为就算是思乡情切,在海外的华人,对熊猫快餐的评价也是一致的。

因为创始人程正昌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做给中国人吃的中餐,而是根据美国人的口味,做老美喜欢的中餐,赚美国人的钱。

“在美国,中国人毕竟是少数,瞄准美国人做生意,才能把生意做大”。在创业之初,程正昌就把目标客户和传统的中餐馆区别开来,另辟蹊径。

程正昌

在熊猫快餐最受美国人欢迎的一道菜,是程正昌自创的“陈皮鸡”。鸡块裹着面糊油炸之后蘸着酸甜的酱汁吃,由于在调料中加入晒干之后的橘子皮,因此得名“陈皮鸡”,口感酸甜微辣,有点像是糖醋里脊,但这绝不是正宗的中餐,完全是迎合老美喜欢吃肉、甜酸味又带一点辣的口味,反正华人都接受不了。

为了迎合老美口味,程正昌还别出心裁推出了“筷叉”这种餐具,让老美在方便使用的同时,还有一种中国风情在里面,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在吃正宗的“中华料理”。

就这样,把美国人口味研究透了的程正昌,一家店一家店地开遍了美国,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中餐连锁品牌。

但其实从一开始创业时,程正昌也走了许多弯路。

年轻的程正昌和妻子蒋佩琪

说起来,程正昌也是名厨之后。

他的父亲程明才,是江苏扬州的一位大厨,还曾经担任过蒋介石的厨师。上个世纪50年代,程明才带着全家去了台湾,那时程正昌只有5岁。后来跟着父亲去了日本开餐厅,在程正昌18岁的时候,全家又移民到了美国。

刚到美国的时候,父子俩商量着开中餐馆,但花掉了多年积蓄开的餐厅,头两年生意不好,程正昌就从服务环节作为突破点进行改进。

当时美国的中餐馆,几乎所有人都把心思花在了研究菜品上面,服务却很差,但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还都觉得自己的服务没有问题。

程正昌从服务入手,做好客情关系。他能记住许多客人的名字,即使是在马路上偶尔遇到,也会和别人热情地打招呼。他会为客人精心定制菜品,确保每个人只花5美元都能够菜肴丰富。当客人的菜吃完之后,他会不动声色加两个菜上去,对方会很惊喜。

“要想俘获美国人的胃,你先要俘获他的心”。这是他早年经营的秘诀。

当餐厅的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程正昌就计划开设分店,扩大规模。这时他要给自己的连锁餐厅重新取一个响亮好记又内涵的名字,就想到了熊猫。

当时中美两国刚刚建交,为了表达友谊,中国还赠送了两只大熊猫给美国的动物园,整个美国刮起了一股“熊猫热”。用熊猫这个中国的“国宝”来给中餐馆命名,再合适不过了。

熊猫快餐就这样诞生了,这一次,程正昌又把经营重点转移到了菜品上,根据美国人的口味推出新的菜品,才有了在美国风靡的“美式中餐”陈皮鸡。

这个商业模式在美国获得了成功,程正昌又接着推向了更多的国家,同样受到欢迎。即使是在疫情时代的年,熊猫快餐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开店的势头更猛,今年还没有结束就新开了家分店。

但就是没有一家开在中国,以至于中国这边都有人“沉不住气”,山寨起来了。

3、

被误解的“永不回中国”

关于为什么不在中国开店,程正昌曾经很明确的说:“中国不需要熊猫快餐,那里的竞争也太过激烈,我们是做给外国人吃的。”

这句话很好理解,熊猫快餐的菜品是根据外国人的口味设计的,中国人都吃不惯,来中国开店根本没有竞争力,肯定是开一家赔一家。

但这句话也被一些人误解了,认为程正昌是看不上中国市场,还传出他说“永不回中国”的话,搞得好像他还有点赌气一样。以至于当山寨的熊猫餐厅在云南开业的时候,有人说,看,这下打脸了吧?

其实就是产品定位的问题。程正昌的中餐本来就是去赚外国人钱的,就像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米饭、粥这样的菜品来赚中国人的钱一样。你让肯德基、麦当劳在美国市场也卖米饭,那不是傻吗?

说起来,海外的中餐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做华人生意的,正宗的中餐,一种是根据当地人口味改良的中餐。

在美国,最受欢迎的三道中餐菜品,是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和陈皮鸡。

对于我们来说,左宗棠和李鸿章倒是听过,但左宗棠鸡和李鸿章杂碎是什么鬼?这是美国人在侮辱我们的历史人物吗?

当然不是,这两道菜都是中国厨师为了迎合美国人口味而发明的。左宗棠鸡,是在台湾有着“湘菜厨神”之称的名厨彭长贵发明的,据说当年彭长贵接待一位美国客人,用特制的酱料制作了这道菜,食客赞不绝口,问他菜名,他随口回“左宗棠鸡”,因为左宗棠是他同乡,他从小就很喜欢这个清朝的大臣。后来彭长贵去美国开餐厅,这道菜就风靡了美国,“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就特别喜欢“左宗棠鸡”。

而李鸿章杂碎诞生过程,也基本类似,传闻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时,因吃不惯西餐,其私人随身厨师便将剩菜杂烩一锅,恰巧有外国客人造访,李鸿章挽留招待。外国客人品尝后称赞之余,向李鸿章询问菜名,李随口一句“杂碎”。从此李鸿章杂碎就在美国流行开来,还传到了加拿大。

美国报纸封面报道李鸿章访美

这些菜品的受欢迎程度,我们在美国的影视剧中都能见到。

但你要是把这些菜引进到中国来,我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喜欢吃。

中餐在海外的发展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入乡随俗,当中餐传到海外,为了发展生存都需要改良和适应,更何况那些要在海外长期生活,甚至在海外出生的华人呢?我们不必因为海外华人与我们的价值观不同而苦恼,更不必强迫认同,求同存异,是一个成熟民族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