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写胡辣汤起诉胡辣汤

记者

见习记者朱恩民

编辑

赵孟

1

“你被起诉了!”

年10月26日中午11点半,接到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电话时,张红超刚从逍遥镇胡辣汤店的忙乱中解脱出来。这通电话把他吓了一跳,也让他有点莫名其妙——自己从没犯过法,对方会不会是个骗子?

“谁起诉俺了?”他还是问了一句。

“逍遥镇胡辣汤协会起诉你挂着‘逍遥镇’的牌子,侵犯他们的商标权。”电话那头如此解释。

这是张红超人生中第一次接到法院的电话,通话时长只有1分21秒。手机开着免提,还在厨房忙活的妻子和女儿也被吓得不轻。

张红超挂完电话,同在当地经营逍遥镇胡辣汤的同乡费政委正好过来串门。他也以为对方是骗子,但看到张红超一家神色慌张,当即照着号码回拨过去,并在电话里和对方争辩了一番。

五分钟后,费政委接到了一模一样的电话,他也成了被告。

费政委和张红超当时都没有料到,这起“逍遥镇胡辣汤”商标纠纷波及范围如此之广;他们更没有料到,接到起诉电话的半个多月后,事情会掀起全国范围内的舆论声浪。最终,这场“侵权”风波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表态告一段落。

如今,逍遥镇胡辣汤协会的商标维权行为已被紧急叫停,大部分胡辣汤店铺都已经主动更换招牌,只是过往行人偶尔会指着新招牌窃窃私语。而不少被起诉的商户们,仍在等待法院的最终裁决。

费政委上电视了,成了名人。

消息是女儿聪聪放学回家告诉他的。“俺同学在电视上看见俺爸啦!”女儿满脸兴奋。来店里吃早餐的客人也总是提起这件事,“咦,老费,你中(方言,意为“厉害”)啊!”

在被起诉商标侵权的近一个月里,他原本规律的作息被打乱了——凌晨2点半照样得起床熬胡辣汤、揉面、卖早点,但下午和晚上本该用来休息的时间,已被各种维权事项挤占。他的电话、短信、抖音账号里,都是跟媒体、律师和胡辣汤同行的沟通记录。

接到法院电话两天后,邮局通知费政委去取法院传票,传票通知10月30日去参加庭前调解,但他提前一天就去了。

原告——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成立于年,其业务主管单位是西华县逍遥镇政府,办公地址也在逍遥镇政府院内。该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在年,协会就已注册了“逍遥镇”商标,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最初采取放任式发展,并未很好地规范化运作。从年4月开始,协会委托第三方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品牌保护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11月30日,逍遥镇胡辣汤协会作为原告发起的法律诉讼共57起,案由都是侵害商标权纠纷,地点涉及安阳、濮阳和焦作等豫北城市。案件最早的开庭日期是年11月18日,安阳市两家胡辣汤豆沫馆被起诉。

那几日,焦作市还有数十家胡辣汤商户接到法院电话或传票,理由无一例外,均因侵权被起诉。商户们大多是周口同乡,他们互相通气,消息很快炸开了。许多人之前都没跟法院打过交道,最初的反应是害怕,更换招牌成了商户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免责之法。

焦作一位不愿具名的胡辣汤经营者告诉界面新闻,当地大部分胡辣汤馆都更换了招牌,或者拆掉“逍遥镇”三个字,或者去掉“逍遥镇”的偏旁部首,或者直接换成新的招牌。另据媒体报道,在开封、郑州等尚未波及的地区,部分商户也提前换了招牌。

接到传票后,费政委很纳闷,老几辈人挂了几十年的逍遥镇招牌都没事,“为啥现在轮到自己就被起诉?”

在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他请求看一下起诉自己的证据材料,被工作人员拒绝。办公桌上有四摞高高的文件,每份文件里夹着一张光碟,他猜想“一张光碟对应着一个商家”。张红超对界面新闻回忆,法院人员曾在电话里告诉他,焦作市被起诉的商户达多家,并将分批进行开庭,第一批被起诉的有50多家。

第一次接到电话后没几天,张红超就把招牌换成了“逍停镇胡辣汤”。原来的招牌已经用了七年,他灵机一动,只把“遥”替换成“停”,花了他元。乘着天黑没人,他爬上梯子,悄悄撕掉了“遥”字,粘上“停”字。新旧印迹一目了然。撤下“遥”字的时候,张红超气愤,“我永远不会再用你逍遥镇的‘遥’字了”。

张红超就把招牌换成了“逍停镇胡辣汤”。摄影:朱恩民

一位更谨慎的商户,甚至把印有“正宗逍遥胡辣汤”标记的白瓷碗也换了。这些白瓷碗是她花高价从逍遥镇上买来的,主要用来和不锈钢碗区分荤素胡辣汤。

在得知自己被起诉后,张红超再也没睡过好觉,右眼袋明显浮肿起来。一起失眠的还有妻子。俩人常年在凌晨2点起床熬汤,因此睡眠质量总是不好。“飞来官司”加重了俩人的失眠症,白天做生意时常常觉得恍惚。

将小店更名“逍停镇胡辣汤”后,张红超希望这件事可以尽快消停下来。

但希望落空了。11月11日,他再次接到法院的电话,他已经确认对方不是骗子,并解释自己已经换了招牌。“换了也不行。”电话那头说。

当天下午,张红超便去了法院。他被告知,如果愿意接受调解,需要为之前的侵权行为赔付元,或者加入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每年缴纳元会费,并一次性缴纳三年,也就是元会费;如果不愿意接受调解,开庭败诉后很可能要赔付3-5万元。

张红超质疑该方案变相“讹钱”,协商陷入僵局。

一同前往法院的还有5位同乡,他们都不接受这样的协商结果。离开时,6个人憋了一肚子气,便商议团结起来维权,“哪怕每人出元打官司,也不愿和对方私了。”当天晚上6点,他们创建了维权群——“胡辣汤倡议群”,通过老乡之间的关系互相拉人,群成员很快就超过50人,费政委也在其中。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焦作市存续的胡辣汤早餐馆有家。费政委说,这些经营者绝大多数是周口人,经过亲戚朋友的介绍,他们陆续携妻带子来焦作卖胡辣汤,养家糊口。

焦作属于黄河以北地区,原本没有喝胡辣汤的习惯。据当地人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胡辣汤逐渐在焦作流行,早期主要是在路边摆摊,直到创办卫生城市才转至屋内。

此前,胡辣汤商户们彼此联系松散,基本是小圈子交往。倡议群的50多名成员只占其中一小部分,他们多是邻居或亲友关系。大家很快熟络起来,群里讨论一度活跃,彼此以“老乡”互称。倡议群的建立给被起诉商家增加了维权的勇气。

费政委告诉界面新闻,群里讨论的话题主要是合作维权,“基本有啥说啥”,大家各自发表意见,在征得众人同意后,再确定行动。曾有商户在群里挑动大家涨价,很快就被踢出群。

11月13日晚上6点,倡议群举行第一次线下讨论会,地点位于焦作市塔北农贸市场,这里有一块空旷的场地在傍晚时没人干扰。群里的人都去了,开会持续一个多小时,大家越说越气愤,烟头丢了一地。

据费政委回忆,第一次开会形成两点共识:一是法院通知任何一家去开庭,大家都去旁听支援;二是如果需要维权经费,大家统一出钱。张红超记得,开会还讨论了请《小莉帮忙》的事情。

《小莉帮忙》是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的一档帮扶类节目,因帮助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深得不少观众信赖。实际上,在费政委店门口采访商户的是民生频道另一档节目《大参考》,商户们事后一直误会成是《小莉帮忙》。

11月15日10点以后,商户们卖完早餐,陆续来到费政委店门口,等着《大参考》节目组的到来。尽管官司缠身,他们也没有关门一天,关门意味着失去客户。

担心侵权,一些商户将“逍遥镇”三字拆掉了。摄影:朱恩民

费政委的店位于焦作市马村区中兴路上,地方偏僻,人流量不高。采访当天,店门口和道路两侧,里外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这是河南省电视台第一次来这里采访。镜头前,商户代表纷纷倾诉着委屈和不满,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面对电视台的镜头。

11月18日,节目播出,掀起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波,并直接促使西华县政府出手。11月21日晚,作为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中心发布公告称,“胡辣汤不仅是逍遥镇的,更是全国人民的”,责令“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暂停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

费政委纠结于“暂停”两个字,他担心此事不会轻易解决。为防万一,11月24日,张红超去市场监督管理局换了营业执照,名称一栏写着“焦作市山阳区逍停镇胡辣汤馆”。

大部分商户都松了一口气。群里讨论不再活跃,一切归于寂静。众人回归生活的重心,继续起早熬胡辣汤,各自埋头经营早餐店。

逍遥镇地处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南部,西华至漯河的公路穿过小镇,载满砂石的大货车川流不息。以前这里有东南西北四个门,以此划分出东门村、南门村、西门村和北门村。

相传这里是胡辣汤的起源地。但关于逍遥镇胡辣汤的历史,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说法。

商水县寿圣寺塔顶俯瞰常社村。摄影:朱恩民

一种说法是,胡辣汤起源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严嵩从高僧手中得到一副延年益寿汤料秘方献给皇帝,此后熬制此汤的御厨赵杞来到逍遥镇,汤料便以“胡辣汤”为名传承下来。

在镇中心十字路口,密集分布着老杨家、老佟家、逍遥街等十余家胡辣汤早餐店,每家味道都不同。这里卖的胡辣汤,荤的10元,素的5元,比省城郑州还贵。街道门面上,随处可见“逍遥胡辣汤培训基地”“全国加盟连锁”“出售胡辣汤料”等宣传字样。

镇上年岁稍长的居民对这里的称呼还是“逍遥街”,他们都还记得丁发,他是公认最早卖胡辣汤的人。当年丁发挑着担子走街串户,那时熬胡辣汤用的是柴火。

费政委是商水县郝岗镇常社村人,与逍遥镇只隔着一条沙河。他记得年代初期,自己放学后经常在沙河边掰柳树枝,攒几周按5分钱一斤卖给丁发换零花钱。当时大家都是到逍遥街赶集才喝胡辣汤,一般人也喝不起,荤的2毛钱一碗,素的也要1毛钱。如今,他再也喝不到记忆中的味道。

费政委以前在武汉待了十几年,卖过烧饼,也做过涂料生意——周口人另一项常见的谋生出路。十年前,一场家庭变故花光了所有积蓄,他离开伤心之地,另谋生路。跟大多数亲友一样,卖胡辣汤成了转行时首选的行当。他想起一位表亲是从逍遥镇上学的胡辣汤烹饪技艺,便到表亲的店里学了3个月,之后携妻带女,贷款在焦作盘下一间铺子安顿下来,至今已有8年。

张红超读完初二便辍学,跟着二伯、姑父卖早点。二伯和姑父也是从逍遥镇学的胡辣汤,他在店里帮忙时学会了这门手艺。后来虽然改行干过建筑,但他最终还是卖起了胡辣汤,同辈兄弟姐妹6人,都学过这门烹饪技艺,现在除了三妹改行,其他人都还在卖胡辣汤。这次商标纠纷中,他的大哥和大姐也牵扯其中。

从某种意义上看,逍遥镇是这起商标纠纷风波的策源地。但逍遥镇上的胡辣汤商户和居民们事先并不知情,事发几天后,他们才通过电视或抖音知晓此事。

镇上一位不愿具名的胡辣汤店主向界面新闻回忆,焦作新闻曝光后,很多来店里消费的顾客都在议论此事,说起不让外面的胡辣汤挂逍遥镇招牌,并不支持协会的做法。他还透露,镇上大部分胡辣汤商户并不认可协会对胡辣汤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满协会提起的诉讼行为,但不敢说出来。

这名店主说,商标纠纷事件对生意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在小地方,早餐店不太看重招牌。但商户们心里不好受,不少原本要到镇上当学徒的人因此心生顾虑,学习计划搁浅。另外,不少在外地开店的徒弟也打电话,询问还能不能用逍遥镇的招牌。

镇上一位专门售卖胡辣汤汤料的店主告诉界面新闻,商标纠纷对生意的影响很小,但圈内人议论此事也很气愤,他们认为这等于“变相敲诈”。他还透露,此前镇上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该协会的存在。

上述胡辣汤店主表示,正因为外地商户挂逍遥镇的牌子卖胡辣汤,才使得逍遥镇出名,“是胡辣汤给逍遥镇创造的名气,不是逍遥镇给胡辣汤创造的名气”。西华县胡辣汤产业中心有关人员也曾表示,逍遥镇胡辣汤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离不开各地胡辣汤经营户的传承熬制,也离不开业内同仁的辛苦打拼。

在费政委的胡辣汤店隔壁,开着一家“潼关肉夹馍”。逍遥镇胡辣汤商标侵权纠纷曝光后,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也被曝光起诉几十家商家侵犯商标权,并要求赔偿3-5万元。

11月26日一大早,准备好店里的早点后,费政委收到了一位律师转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