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锅灶焰火
撞上疫情寒冰
3次新冠疫情,1次暴雨袭击,饱受“摧残”的郑州人民,经历了数不清的辛酸和无奈。1月3日,郑州又出疫情,餐饮店再一次被通知禁止堂食,暂停营业,之后,郑州一家火锅店贴出的停业通知走红网络:
6月10日签合同装修,7月18日试营业,7月20日遇洪水停业,8月1日因为疫情停业,9月份受疫情影响生意惨淡,11月1日曝出疫情受影响,1月3日郑州又出现疫情,被通知禁止堂食,暂停营业......
郑州餐饮人一年的酸甜苦辣,都被浓缩进了这张停业海报里。餐饮店的老板们,仿佛坐上了“过山车”,内心强大的,还在咬牙坚持着,不堪打击的,只有无奈关店,甚至还有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
年11月,一则新闻在社交平台流传,郑州一位面馆老板,和妻子离异后自己经营一家小面馆,刚开业的时候,店门口修路,导致生意惨淡,年碰上疫情,年7月郑州暴雨,暴雨过后疫情再次爆发,面馆一直不能开门。
没有收入还要付房租,信用卡刷爆,导致额度下降,一系列的打击,让他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这名面馆老板最后买了炭,在自己店里自杀了,身上仅剩的多块钱,转给了跟着前妻上大学的女儿。
时代的一粒尘埃,砸在普通人身上,就是无法承受的痛。事实上,我国餐饮行业一直都是在稳步健康生长,《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餐饮市场规模从年的2.9万亿增长至年的4.7万亿,然而年疫情之后,餐饮市场规模下滑15.4%,直降到4.0万亿,可谓“断崖式”下跌。从海底捞到西贝莜面,龙头企业尚且需要涨价、关店,来应对疫情冲击,更别提小商小贩了。
年11月5日,海底捞宣布将在年底前关闭家门店,这是海底捞27年以来首次大规模关店。要知道,即使是在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们还扩张了家门店,股价也是一直涨到今年2月份,但最终还是砍掉了20%的门店数量,其中有错估之下快速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疫情长期消散不去,带来的消费改变。
除了火锅市场,受到冲击的还有曾经备受追捧的奶茶市场,从茶颜悦色到乐乐茶,再到喜茶等等网红奶茶店,均有不同程度的关店。
疫情的不确定性,让想开饭馆的人望而却步,让已经开了餐馆的老板赔得倾家荡产。数据显示,年已经有超过万家餐饮企业关门。在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面前,不同规模的餐饮企业均受到了租金、营收、人力成本等多方压力,对于规模小的餐饮店来说,由于固定成本较高,现金流危机更加“致命”。
年疫情之后,还有报复性消费回暖,但疫情战线拉长后,许多餐饮开着开着就破产了,疫情中,作为餐饮业重要支撑的商场渠道红利也正在消失,在相关机构的一项调查中,大型商场里,仅有20%的餐饮品牌能够盈利,剩下80%的铺位则常年“更新”。受疫情影响,人们消费水平下降,外出消费的频次明显减少,客流量下滑也成为餐饮企业面临的难题。
疫情大背景下,许多餐饮企业只能开启“自救”模式。从海底捞到茶颜悦色的关店策略就不难看出,餐饮企业将从逆势扩张转为稳健发展,有餐馆开始了零售模式,强化外卖,推广自提,采用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其次就是部分餐饮企业开启了“共享员工”,疫情对餐企冲击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店铺资金、人工成本等方面,所以,“共享员工”解决了成本问题,也能保证员工的收入,一些餐饮企业和外卖平台、生鲜电商合作,有效降低了成本。
不光是餐饮业,中国几乎所有的小微企业都面临着巨大冲击,如果说大企业在疫情中还可以调整市场策略,勇于一搏,那对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微企业来说,就是生与死的考验。
国务院调研结果显示,小微企业正面临着市场拓展难、融资难与人才供求匹配难三座大山。26%的小微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五成,57.6%的小微企业订单量下滑,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疫情,超五成的小微企业面临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缩影,小微企业是真正深入国民经济毛细血管的重要实体,再往下就是实体门店商超、小商贩、个体户......
许多人的生活因为疫情被打乱,小到计划被迫改变,大到人生轨迹被改变,不堪生活重压,像郑州面馆老板一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被疫情偷走的这两年里,你、我、他,每一个人都不好过,很多人都在想,如果没有疫情,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有人因为疫情,暂停了自己福利院的义工活动,有人3年没有回家过年,疫情偷走了他3次阖家团圆的机会,有大学生因为疫情,没能好好享受只有一次的大学生活,有发热门诊的医生两年没有回家,有人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还有人失去了工作机会,无数失业人群在疫情的暗网中,挣扎徘徊。
我们无法知道如果没有疫情,自己开的餐馆会不会红红火火,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幅样子,有人在疫情的枷锁中,停滞不前,也有人不甘被打败,充实自我,读书学习,希望能够保留火种,等待重燃的那天。
疫情唯一教会我们的,就是生命至上,珍惜时光,不留遗憾,无论你的生意多么惨淡,人生多么艰难,也请记住,只要好好活下去,就有重头再来的一天。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闻的呢?